第23章

关灯
    大概是第一次的试验成效显著,顾珈楠乐此不疲地往孟忻城课桌上投放,以零食居多,因为这个比较受欢迎,而且多数人会直接围着孟忻城的课桌边吃边聊天,孟忻城开口说话的频率明显升高。

     这样一段时间后,孟忻城不再是同学眼中的异类,周围向他靠近的人逐渐增多,并且很多都不再是为了他桌上的零食,因为同学们发现,孟忻城可以称得上百事通,无论什么事去问他,他都能答的出来。

    所以到后来,孟忻城的逐渐合群,也跟他的人格魅力有关。

    他也慢慢明白,人有了朋友,会快乐很多。

     第二十二章 孟忻城是不相信那时候的顾珈楠是因为喜欢才靠近他,他从一开始的无所谓态度,慢慢地开始追寻顾珈楠的身影,并且时常控制不住想见到他。

    但他一直没想通缘由,他在这种甜蜜而痛苦的情绪中沉沦。

    直到偶然得知,顾珈楠对他做出的所有,当真就是一个试验而已,所以他那还未来得及理清的感情便没有再寻思的必要了。

     那是升入高中以后,他把收上来的作业送去班主任办公室,在门口的时候看见班主任在打电话,便站在门口等待。

    他听见班主任言语里尽是自豪,说:“我们家楠楠做事还挺有恒心,也有脑子,他初中的时候想暑假去福利院做义工,我量死他没有那个耐心和说服力不让他去。

    他非要坚持,三天没搭理我没叫我一声妈。

    我也就想说让他试试吧,就说你起码让我看看你的行动力,如果你能让你们班那个小胖子变得合群,以后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结果,他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了。

    ”接着便是一阵享受赞美的笑声,享受够了才接着说:“不过那小胖子也挺不错,比同龄孩子明显成熟很多,现在就在我班上呢,综合素质没的说,而且……” 后面的话孟忻城没有继续听,他从办公室门口退了出去,退出自以为美好的假象,退出顾珈楠的视线。

    两人不同班,在偌大的校园里遇见需要缘分,而孟忻城觉得他们没有缘分。

     顾珈楠那时候确实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对于孟忻城重新的冷淡,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难受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他一向信奉“合则来不合则散”的原则,不强求。

    只是偶尔在人群中会下意识寻找一个胖胖的身影,没看到也不会挂怀,慢慢地也就不找了。

    不过他也确实找不到,因为孟忻城在三个月之内瘦到了正常身形,完全可谓脱胎换骨。

     大学报道那天,孟忻城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那是他遥望三年的背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他不由自主地跟着那个背影,穿过人群,看着他报道,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