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未有臣择君了。

     柴稷哑然片刻,竟罕见升起一股紧张之意。

     他斟酌着措辞,并未一味顺从对方所言。

     “非是仁政和德政,而是以财富民,民富而国强……难道仁政和德政就不重要吗?” “当然重要。

    ”陆安毫不犹豫的说,而后道:“但是仁义道德应当是作为事功的一种约束,避免官员过于功利,从而逼压百姓。

    事功才当为主体——若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 柴稷眼睛一亮。

     “若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房州知州咀嚼着这句话,沉声道:“九郎功利心太重了些。

    ” 赵提学叹息:“毕竟一路坎坷,先是流放,又是遭遇第五旉打压,心中怎能不偏向功名利禄?于他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

    ” 房州通判却是笑道:“你们多想了,若真为了功名利禄,他没必要向申王说‘事功’之学。

    他只是步步着实罢了——就如格竹子格出来一个吹火筒。

    ‘心即理‘此话很好,当为圣人之学,可难道这世间人人都能成圣吗?若人人成圣,那我等脚踩的就不是人间了。

    世间多的是普通人,普通人求的就是功利,求的就是黄金屋,颜如玉。

    ” 要让房州通判说,陆安这一番“事功”实在搔到他痒处了,恨不得陆安能立地成大儒,赶紧著书立学,把“事功”的思想和道理赶紧整合出来,让他一睹为快。

     却在这时,突听申王大喊一声:“速速拿酒来!” 三人转头一看,只见申王激动得面色绯红,对陆安的满意已经呼之欲出了。

     赵提学连忙上前,摆好酒盏和酒杯,还亲自给申王和陆安倒酒。

     赵公麟满脸疑惑:“奇怪……” 朱延年接话:“什么奇怪?” 赵公麟挠挠头:“我叔父他怎么会自己去给申王倒酒,他不像那种对王侯卑躬屈膝的人啊。

    ” 朱延年眨了眨眼睛,脑子里猛然闪过一个念头,脸上的表情一下子震撼和惊恐交杂。

     没有停顿,没有耽搁,他赶紧拍了一下赵公麟:“快替我看看,我头发有没有乱,衣服有没有不够整洁的地方,还有脸上,没有灰吧?!” 赵公麟茫然着脸,但还是看得很仔细:“头发没有乱,衣服挺整洁的,脸上也没有灰。

    ” “那就好!”朱延年面色一喜,又看了赵公麟一眼,提醒他:“有些话我不好直说,但是,申王毕竟是天湟胄裔,你多上点心。

    ” 赵公麟还是一头雾水,但他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听劝,听朱延年这么说了之后,便挺了挺腰板,坐得更直了。

     而朱延年直勾勾盯着那边,眼睁睁看着官家和陆安把酒言欢,为兄弟欣喜之余,还是禁不住有些许羡慕。

     那可是官家啊! * 这可是能说出“若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的大才啊! 柴稷拒绝了赵提学为陆安倒酒,亲自给陆安倒了一盏酒,眼睛都放光了:“那该如何将仁义道德和事功相结合呢?” 陆安抿了一口酒,道:“因事作则,缘事求道。

    ” 柴稷激动地一拍桌子:“说得好!好一个因事作则,缘事求道!说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