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关灯
十二经中,陆安对于《礼记》的兴趣仅次于《周易》之下。

     “在外人眼中,《礼记》听名字就是讲礼仪的东西,十分枯燥无味,然而并非如此。

    ” 陆安深谙发声法,哪怕在此世没有喇叭,没有麦克风辅助,她的声音在场中亦是清晰可闻。

     “学《论语》当学仁,学《孟子》当学义,学《中庸》当学诚,学《尚书》必须了解何为‘中’,学《诗经》主要突出三个字‘思无邪’,学《春秋》便是学习如何分邪正,学《易经》,当记住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而学《礼记》,其核心是秩序。

    ” 学生们埋头疯狂记笔记。

     外面允许来听课的学子也埋头疯狂记笔记。

     尤其是那些本经选了《礼记》的人,抬头看着那位坐在学生中央讲课,面白如玉,俊美非凡的郎君,感激之意如清水自心中流淌而出。

     《礼记》之核心是秩序……这句话在科举时往经义题上面写,考官必然眼前一亮,心底给他们的评分便会高了。

     ——至于如果所有考《礼记》的考生都用这句话,考官的印象会怎么样……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经义写好再说。

     “《礼记》之中蕴含了不少知识,可称为大道至简。

    譬如《月令》一章,记载的是每月应行政事,还有于时令的观察、总结,如其言立春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便是因聚大众则妨农,置城郭则劳民,雪后开春,风和日丽,疫病便也随着暖风来了,此时若任由枯骨腐尸遍布原野,必然爆发大疫。

    ” “还有……” 随着陆安讲学的消息传出去,她家门口的往来人流明显变多了,马蹄纷沓,车轮无法在青石板路上留下辙印,鞋底的黄泥却可以。

     不停有来人轻手轻脚来到人群后坐下,行走间恍若引起风动,门口花树上,花瓣随风悠扬而落,落在陆九思肩头。

     上午讲完《礼记》——当然不是指把《礼记》全部讲完,只是讲完几节课而已。

    中午稍作休息,下午陆安又拿出另外一本经:“接下来几个时辰,我当讲《仪礼》。

    ” “《礼记》非是讲个人礼节的书籍,但《仪礼》是,其中蕴含了士冠、士昏、士相见、乡饮酒、乡射、燕、大射、聘、公食大夫、觐、丧服、士丧、既夕、士虞、特牲馈食、少牢馈食、有司诸礼,本经可不选《仪礼》,但若要入朝为官,必须背熟《仪礼》,知礼方能不失礼,不僭越……” 待到《仪礼》讲完,陆安按照惯例,留出一个时辰的时间,由学生自由请教问题,不拘是哪一经。

     便有学生起身,问:“先生,《论语》有言,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此句何解?” 陆安道:“敬其事,指认真做事。

    后其食,食便是俸禄。

    这一整句话的意思是:在侍奉君主时,先把自身工作做好,再谈领取俸禄之事。

    ” “我知道在有些人眼里,会觉得夫子之言是在说你要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