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自己竟会在这个时候开口。

     “贵妃要说什么?”燕帝望着俪贵妃,不悦地眯了眯眼。

     “陛下,兰贵人私通罪无可恕,可陛下尚在清修之期,不宜再见血气,吴嫔妹妹也是受了惊吓,还望陛下看在妾的面子上,饶吴嫔妹妹一次。

    ” 秦观月的掌心沁出了薄汗。

     “清修”二字一出,燕帝烦躁地抛下了手中的鞭子。

     顾珩所言不假,这一月的确有灾殃,若不然,怎会有兰贵人这事? 他在心中思忖一番,还是不敢触犯忌讳,最终摆了摆手。

     “罢了,就依贵妃所言吧。

    把吴嫔压下去,在屋里禁足思过半月——一月,期间不得食肉糜,不得出阁门半步,以示惩戒。

    ” “天尊在上,定会记住陛下今日恩德。

    ”秦观月楚楚一礼,露出皙白的脖颈。

     燕帝的目光在秦观月的身上逡巡了半刻。

     若论及姿色,后宫众人的确没有一人能与贵妃媲美,就是不知若论榻上风情…… 说到此处,燕帝又想起顾珩与他说的一月内不能行周公之礼,只觉心下无端烦闷。

     “罢了,今日就到这吧。

    ” 燕帝转身回屋,抛下一种妃嫔留在殿外。

     而淑妃站在燕帝身后,脸色最是难看,满目怨怒地死死盯着秦观月,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好一个俪贵妃,一次又一次地坏了她的好事。

    恐是这厮还不知道,她的把柄已钻在自己手中了。

     总有一天,她会让这个娼妇,死的比兰贵人还要惨。

     已近丑时了,者一场闹剧才堪堪结束。

     秦观月与墨隐走在回燕来居的路上,墨隐问她为何要冒险救吴嫔。

     其实秦观月也没有想到,今夜会是她第一个站了出来。

     她也说不上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吴嫔为人一贯谨小慎微,又或许是吴嫔的眉眼有些像她的妹妹,让她生了一丝怜悯。

     若是她的妹妹当年没被人抢走,也该有吴嫔这般大了。

     燕帝的喜怒无常,敏感多疑,今夜她才切实地体会到了。

    没有顾珩在旁制衡,燕帝就像是没了锁链的疯犬,令人惧怕。

     她怎敢与这样的疯君同榻共眠。

     秦观月又想起了顾珩。

     依顾珩的能力声名,若想取代燕帝,并非难事,可他为何要纵容这样一个疯子? 她看不明白他,但在眼下,她需要他。

     “丞相的玉珠珞子,可拿来了?” “从贺大人那里拿来了。

    ” 墨隐从怀中掏出一串玉珠珞子,递到秦观月手中。

     借着檐下风灯,秦观月举起那枚玉珠珞子。

     她轻轻解开那层颜色已破旧的粗线珞子,拿出了里面包着的玉珠坠子。

     那枚青白玉珠约有樱珠般大小,玉质纯净,宛如羊脂。

     “墨隐,还要麻烦你帮顾相重新打个珞子。

    ” “娘娘想要打什么样式的?” “随便。

    ” 她不在乎墨隐的珞子要用什么颜色的线、打什么样式,今日的珞子不过是与那日的香囊一般,都只是一个相会的借口。

     有了借口,才好与他相会。

     她真正要留用的,是这枚精巧的玉珠坠子。

     翌日晨起,刚上了早膳,贺风便将燕宫递来的账册子交予顾珩查看。

     顾珩正拿着湿帕子净手,随口道:“你替我看吧。

    你做事,我一贯放心。

    ” 贺风不再多言,将账簿收了起来。

     顾珩拿起银著,正想夹一块青笋,突然想到了什么。

     “昨夜燕帝那边又起了事?” 宫中的风吹草动,总会有专人传到顾珩的耳中。

    贺风将昨夜发生的事说给顾珩听,当听到秦观月出手救吴嫔时,顾珩挑了挑眉。

     她这样自私谨慎的女人,竟会为了一个没有任何交情的宫妃冒险? 然未待顾珩开口,贺风又道:“贵妃娘娘说,玉珠珞子已给您打好了,请丞相用完膳去玉莲池亲取。

    ” 顾珩放下手中银著。

     “为何不直接送来?” 贺风摇摇头:“贵妃娘娘的意思,属下猜不透。

    ” 也不能怪贺风。

     毕竟秦观月的心思多变,就连顾珩有时也猜不透。

     玉莲池位于行宫西侧一隅,毗邻秦观月所住的燕来居,但只是寻常的一方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