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蛙市场

关灯
这天晚上。

     罗旋从大约晚上9点左右,马不停蹄的从一块稻田抓到另一块稻田。

     直到罗旋感觉快到午夜时分了,才回到饲养室休息了一会儿。

     等到给老母猪喂完食、把小草送回了家,罗旋又出来继续抓鳝鱼。

     一直抓到凌晨3点左右,罗旋这才罢手。

     别人这个时期,其实很少出来抓黄鳝。

     一来是秧苗太深,要是踩到了秧苗,那是会被全生产队的人指责的。

     二来,现在的黄鳝不好抓,田里的水草实在是太多了,很难看清楚黄鳝的身影。

     即便是有出来抓黄鳝的人,他顶多抓上1.2个小时,就会回家。

     成年人白天需要出工,晚上顾不上出来。

    小屁孩的体力,和抓黄鳝的技术都不够。

     这些人,一般不会出来干这事儿。

     而像罗旋这样的半大小子,才是抓黄鳝的主力。

     但大多数半大小子身上的体力,经不起长时间在稻田里抓鳝鱼的消耗。

     稍事休息。

     罗旋就借助淡淡的月光,摸黑朝着红星乡的所在地赶路。

     这一次的“青蛙市”,设在红星乡粮站背后的小树林里。

     “青蛙市”,是指农民和城镇居民、职工们私下里进行交易的临时市场。

     之所以叫青蛙市场,正是因为它不固定,时常变换着地方开市,就像青蛙蹦跶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这个时期,农民家里的土地,都入股合作社去了,大家都是共同劳动、互相帮助。

     最后按照各自出力的多少、入股的份额分粮食。

     因为大牲畜都是共有,所以大家家里都没有大牲畜。

     但农民们还是可以在自家院子里饲养一点鸡鸭鹅、边边角角上种一点点蔬菜瓜果的。

     毕竟农村读书看病,这个时期还是要一点钱的,只有过两年公社成立以后,上学才会彻底免费。

     而且大家买铅笔本子、盐巴煤油这些,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卖鸡蛋换盐巴钱,是大家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鸡屁股就是农民的活期存折”这个说法,在农村颇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