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后天上午十点,小公园的南边亭子。

     这个选址听着挺不错,许英霞却皱了皱眉头,说着,“对方要是只来了一个人,咱们也别去多了,不然一窝蜂的跑过去对方也尴尬。

    ” 姜清抬了抬眼眸,这当妈和当妈之间的区别还真不小。

     三嫂是一下子就看透了。

     小公园附近有一家国营饭店,离得特别近,又是约到饭点前一个多小时,正好见个面认认人,跟着就能让对方在国营饭店请他们吃上一顿。

     她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为上辈子就这样。

     虽然定下来之前没告诉三嫂一家,毕竟他们住开边有些事也挺好瞒,但老屋那边就不同,她相亲时奶奶还带着几个宝贝孙子一块去,嘴上说着给她这个小姑姑撑腰,省得被欺负。

     结果呢? 饭点一到,全往国营饭店跑,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当时程进花了七块八毛请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太尴尬了。

     这头一次见面,就让对方花了七块钱请他们一家吃饭,搁在谁心里都不舒坦吧?那时候程进脸色也挺不好看,不过到底好面子也没说什么。

     以前没怎么觉得,现在这么一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

     三嫂一听就明白老娘在打着什么主意,不让那么尴尬的事发生在姜双双身上,可老娘呢,只顾自己和宝贝孙子吃上一顿丰盛的午餐,都不在意她会不会在程进那落了面子。

     “三嫂要是觉得人多不好那就不叫其他人,就娘和我以及你们两怎么样?”姜清问着,其实她跟着去也有些碍事,可她还是想跟着看看。

     即使上辈子再怨,程进也是她丈夫,是她儿子的爸爸,她已经决定这辈子不来往,但还是想去做一个告别。

     她卖个好提议着,“楠楠烙饼好吃,不如咱们多带几块饼,那边有一片池塘,咱们正好在池塘边上一边吃烙饼一边聊聊。

    ” “这主意好。

    ”许英霞点点头。

     在没相中之前,她还是不想让对方太破费,不然谁知道会不会在外传闺女难听的话,要是真能相中了,那更舍不得了,花对方的钱不就是花闺女的钱? 她哪里舍得咯。

     姜清为了让两母女的印象好一点,特意夸着,“程进同志是真不错,他这人脾气好又能忍让,真要发生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会和你争来争去,又是在部队当兵,双双嫁过去了,小两口肯定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 对面的许英霞听得蹙眉,忍不住望了闺女一眼,看着她面上似笑非笑的神色,看来她的感觉没有错。

     能这么了解应该接触过不少次吧? 瞬间,她不是太期待这门婚事了,和小姑子私底下聊来聊去,转头又来勾搭她闺女? 呸,想得美! 姜清可没发现这些眉眼官司,更没想到她无意中的举动让三嫂以为她和程进早有联系。

     那真的是天大的冤枉。

     上辈子老娘也是在这段期间才说了程进的事,要不是因为下乡,程家只能是一个备选,毕竟程家离得太远,嫁过去以后怕是很难再相见。

     她和程进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公园的亭子里。

     而且那天除了吃饭有些尴尬之外,其他时候她真的很满意,不然也不会鼓起勇气主动去接触暂住在招待所的程进,将他彻底拿下。

     还是那句话。

     程进在某些方面真的挺好。

     他脾气好会哄人,就算生气也不会打女人。

     但就是没本事没自知之明,又吃不了苦还学着去做生意…… 所以现在有说说程进的好话,对于姜清来说真不困难,只不过这会许英霞不是太想听了,直接扯开话题,“娘这两天还好吧?” 到了嘴边的话又不得不吞下,姜清苦笑着,“哪里能好起来,这两天还在家里闹着呢,硬是不愿意分家,昨儿还跟我哭了一宿。

    ” 她也不愿意分,但那天穿着一身好料子还真不好开口。

     就怕几个嫂子都将矛头对着她。

     “三嫂双双,你们也别怪她,她其实没什么坏心,不管怎么说她到底是我们娘,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 许英霞沉默着。

     先不说她怨不怨婆婆,但小姑子这话听着就觉得不对味。

     “我之前有听过一句话。

    ”姜双双轻笑着,“被偏爱的人千万别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那样会显得你很虚伪。

    ” “你……” 姜双双也不管她的脸色难不难看,继续道:“在说这些话之前,先想想你平日里吃穿用度,再想想有没有资格说这些话。

    ” 她跟着耸耸肩,“如果你觉得有,那只能说你脸皮厚。

    ” “……”姜清被她这番话堵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果是年轻时候,她才不懂什么在不在理。

     可到底活了这么多年,该懂得肯定懂,就是懂才觉得亏心。

     “你这丫头。

    ”许英霞推了推身边的闺女,小声嘀咕着,“别什么实话都往外说。

    ” “……”姜清真的很想走。

     立刻、马上这两母女身边,但偏偏她还有其他事。

     脑子里忍不住想着,上辈子的姜双双也这么会怼人吗? 还真想不起来,年轻时候的她哪里会在意旁人,只顾自己的小家庭了。

     清了清喉咙,她干巴巴道:“是我想得太少了。

    ” 许英霞奇怪看了她一眼,小姑子的脾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以前能因为几句话不和就一直不上她家的门,这次居然没被气跑? “三嫂,其实这次来我是想请你帮帮忙。

    ” 许英霞瞬间了然,原来是在这等着她,赶紧抢先道:“你说,但凡能帮我一定帮,不过你也知道三嫂能耐不大,有些忙也不一定能帮到。

    ” 她叹气一声,“我这个当娘的没本事,亏得就是自己的儿女,你看看他们三个,好几年都没置办新衣,一年到头没几天能吃饱饭,这一拿到工资,我就想着要贴补他们,一眨眼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 姜清噎着了,不信她一下子能将四十多块花完。

     许英霞对着她笑了笑,“你还没说呢,有什么事?” 她一看小姑子的脸色就猜到了,这才领了工资就上门求帮忙,不是借钱还能是什么? 姜清还能怎么办? 三嫂都这么说了,即使有钱也会推脱掉。

     心里有些埋怨,她又不是借了不还?以后万倍还都不带眨眼! 钱借不到,就只能退一步,她指了指桌上的碎花布料,“这是要给双双做新衣服吧?我过几天得去相看,能不能借我穿一次?” 借衣服去相亲不是什么稀罕事。

     如果不是这次分了家有了钱,许英霞都打算去院子里给双双借一套体面的衣物去相看。

     到底是亲戚,这个还真不好推,“这料子是要寄给欢欢的,等明天再去供销社给双双买套成衣,你要用就提前一天说。

    ” “这样啊。

    ”姜清其实有体面点的衣裳,只不过颜色有些老气,她觉得这块粉色碎花就特适合她,还能衬得更年轻一些。

     她还想争取一下,“怎么不先给双双?赶一赶工后天也能穿上了。

    ” 许英霞笑着摇摇头,跟着反问她:“娘给你找了相看的人家?是哪家的儿子?” 姜清哪里敢说,立马起身,“我想起还有事。

    ” 说完转头就走。

     弄得许英霞一脸奇怪,“她跑这么快做什么?” 姜双双点评,“要么心虚,要么见不得人,要么心虚又见不得人。

    ” 姜清是挺心虚。

     而且这事没成之前绝对不能让家里知道。

     但是不让家里知道,她又拿不出钱来…… 承诺给媒婆的十块钱她硬是凑不出来,之前想着偷偷拿,反正偷拿过十块给媒婆买了糖果也不在乎再偷十块钱。

     但之前闹那么一遭,老娘以为是姜小国偷了十块钱,姜小国又咬死不认,家里吵吵闹闹,哪里还顾得上她。

     想着给三嫂报喜时提出借钱,她一高兴说不准就借了。

     谁知道…… “一个个真小气。

    ”姜清嘟哝着,她还想着以后发财了怎么照顾娘家人,结果这些人都没想着帮帮她。

     “不行,得想想法子怎么说服张媒婆,眼瞅着就要下乡,重生回来要是被强制送下乡,那不得比上辈子还苦?” 上次买糖没花完,她手里还有五块多。

     实在是借不到钱,就用东西抵账吧? 想了想自己的东西,好像只有几套衣服能入张媒婆的眼。

     有些舍不得,但想想以后富贵的日子她又咬了咬牙,趁着没什么人时偷偷回了屋,将那套的确良的衣物悄悄抱着离开了屋子。

     她走得着急,并没有发现身后跟了一个尾巴。

     现在的她根本就没心思留意那么多,一路跑到张媒婆的家里,将五块钱和那套衣服搁在她家的桌面,“这钱和衣服你拿着,现在就带我去见马季安。

    ” 张媒婆眼珠子一转。

     伸手摸了摸衣服的料子,迟疑了一下,“这样,你给我写张帖子,我这就带你去见他。

    ” 写得自然是不能反悔的条子,特意让她在条子上写了姜双双和马季安的事,再由她签字,撬亲戚墙角的事多难看?姜清肯定不会想让人知道,有条子在手,她也不怕姜清会反悔。

     “不行。

    ”姜清立马拒绝,这不相当于被张媒婆拿捏住一个把柄吗? 这种蠢事她才不会做,“我这么写。

    ” 写用衣服和张媒婆交换了什么物件,并签字画押。

     张媒婆看了下,到底还是同意了。

     收拾收拾,就带着姜清出了门。

     两人一路来到电机厂的家属院,还同她介绍着,“你眼光不错,马同志确实不错,你看看那边的黑板报,就开了一个专门夸奖马同志的小专栏,过不了多久说不住能提工资呢。

    ” “真的?”姜清一脸兴奋,想跑去看看。

     结果没迈步就被张媒婆拉住了,“别急啊,先赶紧把正事办了。

    ”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姑娘是真喜欢马季安。

     马季安家住筒子楼,这个年代能住上筒子楼算是很了不得,要么工龄长、要么为厂子里做过什么贡献,不然不可能分配到筒子楼。

     “他家兄弟虽然多,但几乎都在乡下待着,这里就住了他的一双儿女和老娘,也不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