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不久前,国民政府又把她请去问了通话,还是关于蔡卓文的下落。
方式虽然不同,审问内容却同日本人如出一辙。
她以不变应万变,照旧一问三不知,抵死不承认。
然而小报上已经开始有记者含沙射影地骂她“通日”,“脚踏两只船”。
当年阮玲玉感慨“人言可畏”,现在她懂得了。
虽然柯以安慰她一切总会水落石出,可是她已经深深厌倦,不想澄清什么,也不想解释什么,而只想远离这一切。
可是,真说到走,她又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舍得。
这是上海,是她与卓文相遇相识相亲相爱的上海哦,怎忍心就这样一挥手走了呢?而如今,她终于知道,就算留在上海,她也再见不到他。
卓文大概已经先她一步离开中国了,他们空有一个来生的约会,然而今世,大概再也不会重逢。
她并不是没有他不行,没有了他,她一样会活下去,可是她会活得不快乐,就好像扇子失去了风——扇子是生命,而风是扇子的魂。
失去卓文的爱,她便失了魂,从此再不是那个灵动如水的才女编剧。
上海已经再没有她的位置,她终于决定要走了。
缠绵的雨里,迟开的桂花愁怯怯地香着,为她送行。
它们是没有明天的,此刻还高高在上,不染红尘,可是不到天明,就将变成落了一地的残骸,踩在泥里,沾在鞋上,蹭掉甩脱还要被骂一句“讨厌”。
有人将落花时的雨称为“香雨”,落花的土地称为“香尘”,可是踩在鞋底的残花呢?可算香魂?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鬼魂。
可是踩在鞋底的花是变不成蝴蝶的。
这天晚上回到家里,黄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理东西,晚饭也没有出来吃。
忽然翻出一堆手稿,却是当年关在“鬼屋”里时写给阮玲玉的悼念文章,开篇写着: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沧桑而多彩——少年受尽折磨,忽然上帝将一个女子可以希祈得到的一切美好都堆放在她面前:美貌、盛名、财富、甚至爱情,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可是其后又一样样抽走,换来加倍的辛酸苦楚,当她开至最美最艳的时候,也是她的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于是不得不选择一死以避之——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
黄裳看着这段文字,只觉字字刺心,说的都是自己,忍不住用被角捂着嘴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似乎想把一年来所有的委屈一同哭出来。
一年来,她时刻担心着卓文,思念着卓文,渴望着卓文。
虽然也多次想过他们大概难得再见,可总是不死心。
如今,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
他去了哪里,她不知道;她将要去的地方,则无法通
方式虽然不同,审问内容却同日本人如出一辙。
她以不变应万变,照旧一问三不知,抵死不承认。
然而小报上已经开始有记者含沙射影地骂她“通日”,“脚踏两只船”。
当年阮玲玉感慨“人言可畏”,现在她懂得了。
虽然柯以安慰她一切总会水落石出,可是她已经深深厌倦,不想澄清什么,也不想解释什么,而只想远离这一切。
可是,真说到走,她又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舍得。
这是上海,是她与卓文相遇相识相亲相爱的上海哦,怎忍心就这样一挥手走了呢?而如今,她终于知道,就算留在上海,她也再见不到他。
卓文大概已经先她一步离开中国了,他们空有一个来生的约会,然而今世,大概再也不会重逢。
她并不是没有他不行,没有了他,她一样会活下去,可是她会活得不快乐,就好像扇子失去了风——扇子是生命,而风是扇子的魂。
失去卓文的爱,她便失了魂,从此再不是那个灵动如水的才女编剧。
上海已经再没有她的位置,她终于决定要走了。
缠绵的雨里,迟开的桂花愁怯怯地香着,为她送行。
它们是没有明天的,此刻还高高在上,不染红尘,可是不到天明,就将变成落了一地的残骸,踩在泥里,沾在鞋上,蹭掉甩脱还要被骂一句“讨厌”。
有人将落花时的雨称为“香雨”,落花的土地称为“香尘”,可是踩在鞋底的残花呢?可算香魂?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鬼魂。
可是踩在鞋底的花是变不成蝴蝶的。
这天晚上回到家里,黄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理东西,晚饭也没有出来吃。
忽然翻出一堆手稿,却是当年关在“鬼屋”里时写给阮玲玉的悼念文章,开篇写着: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沧桑而多彩——少年受尽折磨,忽然上帝将一个女子可以希祈得到的一切美好都堆放在她面前:美貌、盛名、财富、甚至爱情,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可是其后又一样样抽走,换来加倍的辛酸苦楚,当她开至最美最艳的时候,也是她的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于是不得不选择一死以避之——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
黄裳看着这段文字,只觉字字刺心,说的都是自己,忍不住用被角捂着嘴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似乎想把一年来所有的委屈一同哭出来。
一年来,她时刻担心着卓文,思念着卓文,渴望着卓文。
虽然也多次想过他们大概难得再见,可总是不死心。
如今,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
他去了哪里,她不知道;她将要去的地方,则无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