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关灯
    在皇帝和桓温君臣推进下,大晋的土断顺利进行,双户籍融为一体,不分南北,大家都交同样的税。

     桓温对北伐志在必得,皇帝也期盼能够在他手中收复中原。

     可是现实是残酷了,司马家好像中了好皇帝不长命的魔咒,年轻有为的咸康皇帝只有二十二岁,就突然一病不起,奄奄一息。

     当年因为明帝年轻早逝,小皇帝只有五岁就继承皇位,所以年号里有个康字,希望他身体健康,不要重蹈明帝早逝悲剧。

     可是偏偏担心什么来什么,“咸康”这个充满祝福的年号也没能打破司马家的魔咒,皇帝临终前对顾命大臣们说道:“朕有两个儿子,长子刚刚学会走路,幼子还在襁褓。

    但是朕的亲弟弟琅琊王已经二十岁了,为了避免主少国疑,政局动荡,朕把皇位交给琅琊王,卿等辅佐琅琊王为帝。

    ” 咸康帝到死都在为大晋考虑,为了大晋朝局稳定,没有传为给自己的亲儿子,而是选择给弟弟琅琊王司马岳。

    因其短暂的一生也有令人惊叹的成就,所以谥号为“成”,史称成帝。

     司马岳继承皇位,封妻子琅琊王妃褚蒜子为皇后——就是谢尚的外甥女。

    当年王导一手促成这桩婚事,以安抚谢尚,没想到琅琊王会当皇帝。

     司马岳继位之后,不改成帝的国策,继续推行土断,融合南北,他性格温和,简朴自律,又是一个好皇帝。

     这一次,大臣们害怕一口毒奶把新皇帝给“奶”死了,于是取了建元为年号,不再有康字,希望这个皇帝能够活的长一些。

     可惜,建元帝也没有打破司马家好皇帝不长命的魔咒,当了两年皇帝就驾崩了。

     大臣们哭啼啼的给他取了个“康”的谥号,史称康帝…… 二十二岁的太后褚蒜子抱着三岁的小皇帝继承了皇位,因小皇帝太小了,太后褚蒜子垂帘听政,辅佐小皇帝。

     第211章芝兰玉树 褚蒜子是摄政太后,人称“太后陛下”,合情合理还合法,名为太后,其实是女皇——皇帝只有三岁,连筷子都还没学会,怎么治国? 一开始,群臣们还有些惶恐,当年被妖后贾南风,还有庾太后支配的恐惧还在。

    尤其是庾太后,把大权给哥哥庾亮,直接导致苏峻之乱,台城都毁于一旦。

     但是很快,年轻的褚蒜子用她的谦虚和稳重让群臣们放下心来。

     褚蒜子把司马家辈分最高、血统最为尊贵纯净的清河公主请到台城,谦虚的问她怎么当一个摄政太后。

     清河公主还不到五十岁,就已经成为司马家族“老祖宗”似的人物了。

     没办法,清河辈分升的太快了,是因司马家接连三代帝王都是二十来岁就丧命,就像魔咒似的。

     康帝以前是琅琊王的时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