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关灯
白歌向她看过来,才收回了目光。

     那太医余光扫过身边人的神色,眉头微微一跳,便开始掉书袋:“这《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又说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听得一边小招心浮气躁,急道:“您就说我们家姑娘到底得了什么病,需要怎么治就行,您说那许多文绉绉的我们也听不懂啊!” 郑太医这才捋着胡须,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这两天没好好吃饭睡觉,伤了点元气,我开两副补血益气的方子先吃着,再注意些饮食休息就行,没什么大事。

    ” 小招顿时无语,只看着郑太医龙飞凤舞的字迹落在泛黄的宣纸上。

     待那药方子写好,小招正想接过去,却被云香抢了先。

     云香将那张药方折好收进袖中,道:“七姑娘放心,夫人特意吩咐了这几日注意您的饮食,这药方回去我就会交到厨房,嘱咐他们按时给您熬了送来。

    ” 白歌的目光在她脸上一扫而过,迅速移开。

     “有劳太医了。

    ”她温声道了一声谢,站起身将郑太医送出了韶音阁。

     再抬头一看,竟然已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透过杏树的枝丫洒在地上,形成片片碎裂阴影。

     她心头渐渐发沉。

     · 谢尘踏着夜幕星辰回到了莫忘斋。

     在书房里忙了一会儿,心却总是静不下来,直到看了三遍探子传回的关于辽东军政的调查,却依旧没有半点头绪时,他不得不将手中的奏报放下。

     看着坐在笔架旁,眼睛圆溜溜,身材胖墩墩的小陶人,便没忍住用手中的笔在小陶人的脸颊两边,应该是酒窝的位置都点了个小点上去。

     只是点完后发现这两个小点全不像酒窝,怎么看怎么像是媒婆的两颗痣别扭的很。

     他皱了皱眉,又用手去擦拭,却没想到那墨迹瞬间晕染开,竟将小陶人的两颊晕了个乌黑,看着又脏又可怜。

     谢尘心中顿时有些慌,又拿起桌上的半盏冷茶,用衣袖沾了些茶水去擦拭陶人脸颊上的污渍。

     幸好这陶人虽做工粗糙些,但好歹是烧过一层釉的,在沾了水的衣袖的擦拭下,很快恢复了白白嫩嫩的,大眼睛盯着下沉,嘴角裂开的一副笑模样。

     谢尘薄唇轻抿了一下,放下了心。

     随即又觉得自己有些好笑,他自十七岁入仕途,经过风浪无数,自以为早在宦海沉浮中锤炼出一副铁石心肠,却没想到竟有因为一个陶人而心慌无措的时候。

     房门忽被敲响,李滨的声音传进来:“三爷,江西的信八百里加急刚传回来。

    ” “进来。

    ” 谢尘将那陶人小心放回笔架前,又有些不放心的往前挪了挪,这才满意的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