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关灯
处去。

    ” 璟儿笑道:“你若没处去,只管多练练字也好,不如你把你的功课拿来,咱们都在这里练字。

    ” “兄长放心,我的功课已经做完了。

    我听说宇文姑娘要嫁给咱们那位表兄了,豫章王叔的婚事也要快了,我是想着咱们能不能出去吃酒去?”瞻儿也聪明,要问什么事情,必定是不会直入主题的。

     提起吃喜酒,璟儿是敬谢不敏了:“上次我去参加郭兴的喜酒,结果新郎跑了,到现在还在边关,也不知道何时才回来?日后我便懒得去了。

    ” 瞻儿听了也是笑:“也是,那兄长可不小了,上次母后还说为你选妃呢?母后不好问你,又问我,我哪里知晓你喜欢什么样的。

    你可好好同我说说,这样我才好和母后说,也免得她随便挑一个你不喜欢的。

    ” “是母后让你问我的?”璟儿道。

     瞻儿打了个哈哈,却并不说话。

     兄弟二人又对视一眼,璟儿才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我能说的?” 他这般说,瞻儿本来也只是个小少年,倒是不好多问了。

     徽音既然没问出来,倒也不继续问了,儿子也没必要太早成亲,李澄成亲时二十岁左右,反而更成熟一些。

    十五岁时大家都尖刺的很,不喜欢的事情总爱争个高下,太子妃必定也选大户出身的,将来反而不美。

     然而荀季英却进宫一二年了也很少见到太子的面。

     荀家不知道这些,只觉得荀季英在宫中就多了一分保证,太皇太后也觉得是如此,所以,她不怎么让荀季英回家。

    再者,她寻常也要人伺候,范嬷嬷年纪大了,徽音见她实在是伺候不动了,就开恩让她回去了,为此太皇太后还生气了许久。

     徽音能管范嬷嬷,但太皇太后硬要留荀季英陪伴,她却管不了了。

     再有前朝的事情,李澄几乎是累的很,升平署都荒废许久了,这等小事她也不好再打搅丈夫。

    好在她也有亲人,纪氏亦是进宫陪她说话来。

     这几年纪氏算是养尊处优,但挡不住老态了,徽音以前就特别怕自己老了,总觉得人一老,大家都会嫌弃。

    可是,她娘精神头倒是令人羡慕,还跟她道:“昨儿在家,我喝了一大盅酒,睡的那叫一个舒服。

    ” “您比我的身体都好呢。

    ”徽音笑道,她可没那个功夫。

     纪氏拉着女儿的手道:“这还不是托了你的福,要我说娘娘也保重好自个儿的身体才行,我见娘娘这些年身居高位,人却是越发清减了。

    ” 徽音道:“我是不似以往那般圆润了,可恰好是我精神更好了。

    以前在徐州,皇上总不在家,家里家外都是我一个人操持,有时候来不及用饭,饿过了头,就不要吃,要吃的时候,反而吃的不少,这样就自然容易胖了。

    ” 身在高位,也有身在高位的苦,纪氏又何尝不知。

     就像她儿子一样,提起郑无恒,纪氏就道:“你弟弟啊,越发出息了,现在帮皇上办事,主动请缨去江南办差。

    你说他那么年轻,打仗还成,办文官的差事,我这真是担心。

    ” “我也担心,可他有这份心力,皇上总不能拦着不让他做事吧。

    ”弟弟郑无恒就是个热忱之人,他也担心江南因为此事反,所以亲自带人去办。

     再者,人要有差事,才能活跃在皇上跟前,若是没有事儿做,迟早就会被遗忘,将来靠着祖荫过日子。

     裴朔便是慢了一步,他本想也替皇上分忧的,可好歹守着京中,弟弟既然请缨去了,他又不能够再去了。

     “这是文官的事情,怎么二叔要去?还不知能不能办好呢?”辛氏道。

     裴朔与郑无恒兄弟二人好的没话说,他倒是知道弟弟为何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是真的想为圣上分忧,就怕有些人只为了把事情办好,博得皇上欢心,到时候得罪许多人,将来又要受战乱之苦。

     因此,他呵斥辛氏道:“你既这么闲,还不如帮固哥儿寻一门好亲事,管这些做什么,他既这么做,自有这么做的道理。

    ” 辛氏自然不忿,当年裴朔是头一个投奔皇上的,郑无恒是后来才去的,可每次爵位、功劳总是郑无恒得的多,她还不能多说,说了自家这位反而和自己生气。

     “好,都是我说错了话,我正好要出门去了。

    ”辛氏借机去见了江碧波。

     那江碧波请了他们几次了,辛氏原本不打算去,现在却借这个由头出去,她还带上娴姐儿,其实两个孩子之间倒是没大人想的多。

     姐妹俩见了面还亲亲热热的在一起说话,娴姐儿指着她身后的老妇人道:“你家还请这么多嬷嬷呢?” “可不是,成日去哪儿都是这般,我也没法子。

    ”诗姐儿最近越发被这些嬷嬷们管的严了,平日一向最疼她的爹都不帮她。

     辛氏也和江碧波道:“你们世子可曾写信回来了?要我说这宇文姑娘既然已经嫁到崔家去了,此事都没什么人嚼舌根了,你们总不能让他一直在边关吧。

    他若回来,以他的品貌,再娶一房媳妇,大家各自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