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银子像水似的涌了进来,让赵氏和窦焕成眼花缭乱、胆战心惊。

     已是都察院右佥事的窦焕成不止一次的告诫弟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你还是藏拙些。

    ” 窦耀成不以为意:“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我这也是狐假虎威。

    你致仕了,这买卖我也就不做了。

    ” 窦焕成却觉得这钱赚得不干净:“南货北卖,挣得好歹也是辛苦钱。

    你这样,是官商勾结!是发国难财!” 窦耀成冷笑:“大兄这个时候嫌钱脏手了?哥哥要买宋刻孤本的时候怎不嫌钱脏?要资助同僚遗孤的时候怎么不嫌钱脏……” “你!”窦焕成气得嘴唇发抖。

     两兄弟不欢而散。

     赵氏看着心里难过,劝窦耀成:“你就听听你阿兄的吧!他在都察院任职,纠劾百司,见得多,他不会害你的。

    ” 窦耀成不想母亲担心,又不愿意向大兄低头,随口道:“您看那些做官的,哪个不争着巴结?不必开口,自有人送吃送喝送银子,还怕送了不收。

    我和大兄不一样,我一天赚不到银子一天就没吃的。

    ” 赵氏却听了进去。

    呵呵笑道:“你以为娘老糊涂了。

    ”心里却想着大儿子只有那一点俸禄,每次回来不是孝敬她人参燕窝就是珠宝玉石,大房的媳妇孙子孙女四季的衣裳首饰年年添新的,可见日子过得的确是很不错。

    大儿子的话说得有道理,但小儿子的买卖做得也不容易。

    上次去淞江府,为了应酬那些官老爷,喝酒喝得闻到酒味就不舒服。

    就是这样,小儿子嫌的银子从来也不曾藏私,全都交到了公中,所有的收益都和大儿子均分。

     这么一想,就怜惜起小儿子来。

     有官身和没官身的就是不一样。

     要不然这世上的人为何挤破了脑袋都要做官。

     老太太的心偏向了这个每日在她面前嘘寒问暖的小儿子。

     而窦耀成断了仕途,买卖有得力的管事相助,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他的心思渐渐放在了享受上。

     开始只是呼朋唤友,把酒言欢,后来开始梨园听戏、章台走马。

     赵氏知道了劝小儿子:“你是有身份的人,怎能和那些贩夫走卒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