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全族被灭文女主角(31)

关灯
直。

     她的双眸幽深,往常娇俏天真的笑容也透着一股寒意,“是,或许我是疯了,六岁之前,我以为我跟哥哥们是平等。

    ” 六岁之后,一切都不同了。

     公主学的是礼,是易,是德,是能束缚着自己野心的枷锁。

     而皇子呢? 河山就在他们脚下,他们可鲜衣怒马,可生死予夺,他们是男子,所以被寄予厚望,更被赋予了无数特权。

     最让七公主不平衡的,就是外国进贡了一批珍稀狸奴,数量很少,皇子公主都抢着要,先帝干脆办了一个冰嬉宴,将狸奴赐给比赛的前五名。

     七公主也想争取自己心仪的尺玉霄飞练,苦练多日,终于挣得了前三,还是唯一入选的公主,她乐滋滋的,本以为能抱得美猫归,可谁知那排名垫底的老五撒了泼,大哭不止。

     先帝为了安抚五皇子,就把七公主的猫赐给了五皇子。

     七公主当时好强,想也不想就拒绝,“父皇,那是我的猫儿,我赢的!” 先帝敷衍,“你一个女孩家家的,玩什么猫儿,小心那爪子伤了你娇嫩的皮肉,惹了冤孽。

    ”似乎觉得她戾气太重,先帝又训斥她,“女孩子好胜心那么强做什么?还敢顶撞父兄?快回去抄女诫,好好闭门思过!” 七公主还听见先帝对母后的不耐烦斥责,“看你养的好女儿,心气这么高做什么,公主就可以无视父兄的意愿了吗?” 原来父皇口中的一视同仁,是分男女的。

     自此以后,七公主就收敛了脾性,变得爽利讨喜,豁达大度,哪怕她再爱猫,身边也没再养过一只。

     养得起,护不住,那又有什么用? 七公主说,“母后,有时候我真情愿,我是三公主的姐妹,起码三公主还给她们一条活路,走不走得成,全凭自己,成败也无甚么遗憾,而不是在父兄、丈夫、世俗的挟裹之下,做一个听话伶俐的提线公主!” “那可,真没意思。

    ” “住口!住口!住口!” 太后怒不可遏,又是一掌落下,“逆女!你出卖你哥,任由那女人糟蹋,祸乱朝纲,败我元魏国祚,你还有理了?!” 这一次七公主轻盈避开了。

     太后打了个空,身子还不慎晃了一下。

     太后面色涨红,“好啊,母后还管不了你了是吧?来人,去找驸马跟四王爷来!”在太后看来,她一个妇道人家既然威慑不了逆女,那就去搬出她丈夫跟兄长,再胆大的女子,也会胆怯靠山的坍塌与厌恶。

     七公主反而坐了下来,神情自如沏了一壶茶。

     她最爱的水金龟。

     七公主不养狸奴之后,反而钟爱起了一切跟龟有联系的事物。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七公主端起第一盏茶,并不喝,而是撩开云袖,倒进了江河,她自言自语地畅快倾诉,“三公主,这杯,妙熙敬你。

    你说得对,美人沧桑,英雄末路,唯有权力方能永垂不朽。

    愿你我,都能得偿所愿,虽死不悔!” 她不曾跟宗政绯红见过,但两人足足通信了五年,早就是心有灵犀的至交好友。

     从宗政晚意踏上元魏仪都那一刻起,她们隐秘而漫长的交易就开始了。

    她拖着宗政晚意,让他沉溺红尘,三公主理所当然就接手了宗政晚意的人马。

    三公主回馈给她的,是元魏朝臣的把柄与情报。

     而现在,她最大的障碍已经去了,她们的交易也彻底结束了。

     从此之后,两人就是死敌。

     魏妙熙还有些遗憾,书信来往了那么久,她们还不曾面对面交谈,她研制了一种新茶,名为兴亡因我。

     她最想让她亲自尝尝,想必个中滋味、火候,她最是清楚。

     而太后见此,更是捂着心口痛叫,“你个逆女,你怎么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宗政绯红,那,那就是妖魔,你竟敢跟她往来?她被你哥哥杀了宗族,断了江山命脉,肯定对我魏氏怀恨在心,这才用你做了她的刀!你真是糊涂呀!” “来人!来人!” 太后喊得声嘶力竭,竟无一人应她,她手脚冰寒,隐约想到了什么,骇然望着七公主,好像第一次认识她。

     “是刀也好,是天下骂名也罢,人生在世,总归要尝试一条新路。

    ” 七公主倒了第二盏茶,香气清幽,她呷了一口,“母后不必费力叫了,这花朝节是我经手的,仪都每一处街,每一扇门,我都心里有数,定能安稳换了这一片天,不让群臣过多波折,折损我元魏国力。

    ” 太后已经气得骂不出来了,她目露绝望,“你不能这样做,小七,听母后的,快住手,叫你哥哥……叫小四过来!只要把你哥哥从那妖魔的手中救出来,一切都有回旋余地,母后会替你求情的,你依旧还有荣华富贵……” “四哥?”七公主挑了下淡眉,“恐怕他来不了,现在的他,正沉浸在与心上人见面的喜悦中呢。

    ” 饶是太后紧迫担忧,还是被这一句分了神。

     “什么?朔儿有心上人了?是哪家姑娘?” “不是哪家姑娘。

    ”七公主轻描淡写,“兄弟嘛,口味自然相似,哥哥喜欢的,弟弟也想试一试。

    ” 太后脸色惨白,“你,你真是混账,哥哥们你也敢编排!” 魏妙熙示以微笑。

     花神庙前,游人如织,讲经的,赏花的,挑菜的,扑蝴蝶的,车似流水,骏马亦如游龙。

     小王爷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外面,浓丽的色彩伴随着天光涌了进来。

    来花神庙的,多数是少女与玩伴,还有一些修成正果的夫妻,俩人浓情蜜意,很是令人羡煞,小王爷看着就出了神。

     “王爷,快放下来,这里人多口杂,难免被人认出来!” 随从提醒道。

     小王爷又缩了过去。

     他戴着黑毡直檐大帽,颊边贴着一串金玉珊瑚帽珠,侧颜轮廓峻冷清贵,只是眼尾飞起那一抹红晕,出卖了主人此时并不平静的心态。

    小王爷有些心慌,她不应该在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