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刘叔叔,头发上有东西,划着我手了,您看。

    ”秦蓁张开手,让刘师爷看。

     刘师爷眼神闪烁“许是刚刚摸着发冠了。

    怪我,这冠临时买的,做工粗糙,看着挺经事,没想一摸就露了原型。

    ” “可是.....我摸的是头发,或许......”秦蓁还想试试,“没什么或许!”刘师爷声音有些急切。

     “我是说,刚刚看见你摸的是发冠。

    ”刘师爷急着解释”蓁儿,如今时辰不早,不一会儿来客就多起来,再摸头发就乱了,秦县令生前最爱整洁,走的时候若是乱了脏了,定会不开心。

    ” 说罢,眼神转向宋氏“再者,秦县令枉死,按着祖宗的说法,冤死人怨气重,女人孩子理应回避,真沾惹上怨气,轻则体虚风寒,重则...”刘师爷没往下说,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秦夫人你本就带病,蓁儿又是个女孩儿,这些事还是回避的好。

    ”刘师爷行了个礼“秦夫人若是相信刘某,刘某愿意代劳。

    ”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都是大事,各地也有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

     宋氏不是本地人,虽然生活了十几年,刨根究底也只能说是个一知半解,年幼在京城里见过不少,但那些牌面铺张显然不适合一个西南边陲的竹县。

     既然有土生土长的刘师爷帮衬,宋氏自然乐于接受。

    “多谢刘师爷关照我们母女俩,如此就麻烦您。

    ”说着要下跪行礼,被刘师爷眼明手快扶住。

     “秦夫人,太过客气,都是同僚,绵薄之力不足挂齿。

    ” 此后的事,就明白的多。

    宋氏带着管家招呼吊唁的来客,刘师爷和衙里的人找了道士做了场法师,又按照竹县的习惯,喊了几个唱大戏的吱吱呀呀的唱了好些天,按照本地人的说法叫是克邪(意同去邪。

    ) 秦蓁那日心里和秦溯告别后,渐渐走了出来。

    这几日陪着宋氏招呼宾客,让宋氏心宽不少。

    又因为体虚宋氏抱恙,秦蓁揽了大部分的活,和徐妈妈忙上忙下。

     宋氏闲下来,心里焦急。

    明日头七过了,按理是要下葬的,可秦家到现在毫无影踪,起初以为是信送岔了,可送信的一口咬定确实是送到手中的。

    既不是送信的缘故,那必是秦家又再拿乔!宋氏怒气不打一处来。

     秦家在黄桥县,离竹县的距离不远,脚头快三四天能打个来回。

    这么近,但两家来往甚微,有何缘故? 秦家现在主事的是大房,也就是秦溯的大哥秦奋当家。

    家里人口简单,秦家老太太,续弦徐氏,再加上两个孩子。

     而两家交恶还得从秦家老太太张翠花说起。

     张翠花祖籍何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