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关灯
    服之后,只一瞬间,门砰地合上,一点正脸都没露。

     闻笛盯着紧闭的对门看了半晌,“操”了一声。

    又白忙活了。

     他满腹狐疑回到卧室,琢磨着这件怪事:一米六几的人买一米九的衬衫?现在流行穿大码了?难道挂个一米九衬衫有助于防贼? 听着洗衣机发出的嗡嗡声,看着阳台空荡荡的钩子,他油然而生悔恨之感:早知道对门是这个身板,他就当面对线了,说不准打的赢。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闻笛以为是邻居又对他的拧干方式、包装方式有意见,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奖学金答辩东窗事发了。

     麻烦真是一刻不停。

     奖学金评审结果出来后,会有三天公示期,有异议可以向答辩委员会秘书提出----秘书一般是助管,也就是闻笛。

    聪明人往往不安分,时常有人跳出来抗议,今年也不例外。

     闻笛扫了眼备注,找他的是个博二学妹,拿了二等奖学金,不服结果,大晚上情绪激动,找闻笛慷慨陈词了一长段:【学长,如果按照旧的规则,纯看科研成果,我的会议、期刊论文的数量,以及学术交流的次数和表现,都比她高。

    博士生论坛,我获得优秀论文,她就没有。

    如果按照综合,除了科研之外,其他四个维度我的成果和表现也优于她。

    文艺之星我们都是候选,最后我评上了;体育方面我有马杯冠军;社工方面,我是辅导员,带出了甲团,全程负责了外文系学生的推研,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总的来说,我每个维度都比她强。

    凭什么她是一等,我是二等?】 闻笛叹了口气,回:【也不是硬指标好,就能赢的。

    】 学妹发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再次说:【我要求实名公开打分表。

    】 闻笛牙疼地看着屏幕。

    今年的奖学金,他知道内幕。

    拿一等的那个学妹,是赵教授的学生,答辩之前,她导师跟其他评委打过招呼了。

    本来嘛,大家条件相差不多,答辩就是看面子,评委里有熟人,给分就高。

    有经验的,比如他,看一眼评委名单,就知道今年是不是陪跑。

     评委打分表是匿名的,也就是说,你不知道是哪个教授给出这个分数。

    真要实名,这人情送的就一目了然了。

     怎么可能公开! 闻笛苦口婆心劝了她半天,说了一堆“打分跟答辩表现有关系”“评委喜好很个人”的场面话,小姑娘就是不服气。

    闻笛看了眼时间,都快半夜了,自己又困又累,头疼地厉害。

    他就是个助管,分也不是他打的,为难他干什么! 闻笛给她发了一条:【如果你对老师们给的分数有意见,那就申诉,今年的奖学金是赵教授负责,你直接去找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