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关灯
小
中
大
“那我迟些再这么喊。
你真好福气,这么靓的女儿还读书好,老世也是好脾性的善心人。
”严阿婶那诚恳的态度,赞了甘露又赞杨梓,令甘妈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杨梓看看甘露,羞得甘露的耳朵都红了,而他自己耳垂的红晕,也没比甘露好太多。
甘妈妈看看俩人的情形,又缩回洗碗池那儿忙碌了。
“老世,上班干不干活时间都做数算,那是给阿爷打工。
我给老世干活,也是给自己做事,多做多得,怎么也比在田间除草轻松也挣得多。
”严阿婶继续游说杨梓。
杨梓很为难。
甘露替他解围道:“阿婶,你明天先去体检,具体的工作时间怎么安排,我们看有多少人在下午还要点肠粉吃了。
” “好。
谢谢师奶。
”严阿婶合掌对甘露致谢。
然后从随身的包裹里翻出一个小小的保鲜袋,里面居然是上个月做的体检。
她略微有些难为情地解释:“我想去做住家的保姆,体检都做好了,可人家又雇到比我年轻的了。
唉!伺候瘫子也有人抢。
还不如在老世这里多做几屉肠粉挣钱多呢。
” 既然严阿婶有体检单,还积极要求今天就上岗先适应适应,杨梓便让甘泉带她去七楼换工作服。
可他没想到另外那两个女人也各有特长。
爽利的赵阿婶见严阿婶先定下来,就学着严阿婶刚才那样,很积极地介绍自己说:“我煲的汤、熬的粥最靓。
” 另一个腼腆些的陈阿婶则在杨梓看向她才说:“我也会煲汤、熬粥,还会做一些家常点心,像萝卜糕、马蹄糕、玉米烙、姜汁糕、莲蓉包等,都非常好吃。
” 这都是广式早茶常见的糕点。
赵阿婶赶紧补充:“这些我也都会做。
家常菜就没有我不会的。
” 甘露莞尔,与杨梓相视而笑。
杨梓便说:“陈阿婶,那一会儿你给我们做些点心尝尝。
赵阿婶,煲汤已经有人了。
你都会那些粥呢?” 赵阿婶就答:“生滚粥是我最拿手的。
一般的老火粥,就做得更好了。
像咸骨粥,最适合这热天吃的,能降低夏日的燥热;皮蛋瘦肉粥,我能做到瘦肉嫩滑,粥水香糯;瑶柱粥,加菜干和海鲜什么的,我也都能做出各自不同的滋味。
及第粥,生滚鱼片粥更是手到擒来。
我还会做糖水。
像陈皮绿豆沙,海带绿豆沙,莲子百合汤。
” 妇人接连报了好几种家常的糖水。
生怕杨梓和甘露不用她。
甘露就接着她的话说自己知道煲粥诀窍(免得被赵阿婶认为什么都不懂)。
“咸骨粥要腌骨头。
瑶柱粥要先泡干贝。
你跟我来做个比较大众的皮蛋瘦肉粥吧,用生滚粥做底可以吗?” “可以。
就是用的时间长。
怎么也得三小时的。
”赵阿婶还真不打怵上灶做生滚粥。
陈阿婶看甘露要领赵阿婶走,立即就着急了,她站起来问:“老世,我现在给你做点心看。
” “好啊。
” 杨梓带着陈阿婶跟在甘露的后面进了操作间,却见甘泉已经领了严阿婶回来。
换了工作服的严阿婶,瘦削的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一扫到店时那愁眉隐锁的忧心忡忡。
“老世。
”严阿婶客气地朝杨梓微微鞠躬。
她还朝甘露行礼,只是没有再称呼甘露为师奶。
她跟在杨梓要了牛肉、猪肉,预备做肠粉的馅料,守着菜墩梆梆梆地剁起来。
甘露要给赵阿婶准备食材。
便先问她:“阿婶,你准备拿什么做粥底?” 赵阿婶就答:“有海鱼最好。
没海鱼用河鱼也成,没有鱼用鸡肉也可以,再没有猪骨头都成。
我这粥底是有什么材料就拿什么做,也不怕你们学会,这就是个辛苦活,要守着炉灶熬上几个小时,还要不停地搅。
等好粥底熬出来了,再搭配什么都好吃。
” 甘露点头,赞道:“煲汤和熬粥都是功夫活。
” “那自然了。
”赵阿婶说着话,将丝苗米冲水后用盐腌起来。
宋清辉帮甘露从冰柜里掏出七八条冰冻的红衫鱼,问赵阿婶:“这些鱼可以吗?” 赵阿婶接过鱼看看说:“可以。
”然后她在宋清辉的指点下,端鱼去后门的水龙头那儿劏洗。
而那个腼腆的陈阿婶在杨梓给她看了库存材料后,先要了罐头装的玉米粒、青豆粒,还要十几个虾仁,她要做个玉米烙。
然后她还跟杨梓商量:“老世,我看你这库存里有粘米粉、虾米、冬菇、腊肠和腊肉,如果
你真好福气,这么靓的女儿还读书好,老世也是好脾性的善心人。
”严阿婶那诚恳的态度,赞了甘露又赞杨梓,令甘妈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杨梓看看甘露,羞得甘露的耳朵都红了,而他自己耳垂的红晕,也没比甘露好太多。
甘妈妈看看俩人的情形,又缩回洗碗池那儿忙碌了。
“老世,上班干不干活时间都做数算,那是给阿爷打工。
我给老世干活,也是给自己做事,多做多得,怎么也比在田间除草轻松也挣得多。
”严阿婶继续游说杨梓。
杨梓很为难。
甘露替他解围道:“阿婶,你明天先去体检,具体的工作时间怎么安排,我们看有多少人在下午还要点肠粉吃了。
” “好。
谢谢师奶。
”严阿婶合掌对甘露致谢。
然后从随身的包裹里翻出一个小小的保鲜袋,里面居然是上个月做的体检。
她略微有些难为情地解释:“我想去做住家的保姆,体检都做好了,可人家又雇到比我年轻的了。
唉!伺候瘫子也有人抢。
还不如在老世这里多做几屉肠粉挣钱多呢。
” 既然严阿婶有体检单,还积极要求今天就上岗先适应适应,杨梓便让甘泉带她去七楼换工作服。
可他没想到另外那两个女人也各有特长。
爽利的赵阿婶见严阿婶先定下来,就学着严阿婶刚才那样,很积极地介绍自己说:“我煲的汤、熬的粥最靓。
” 另一个腼腆些的陈阿婶则在杨梓看向她才说:“我也会煲汤、熬粥,还会做一些家常点心,像萝卜糕、马蹄糕、玉米烙、姜汁糕、莲蓉包等,都非常好吃。
” 这都是广式早茶常见的糕点。
赵阿婶赶紧补充:“这些我也都会做。
家常菜就没有我不会的。
” 甘露莞尔,与杨梓相视而笑。
杨梓便说:“陈阿婶,那一会儿你给我们做些点心尝尝。
赵阿婶,煲汤已经有人了。
你都会那些粥呢?” 赵阿婶就答:“生滚粥是我最拿手的。
一般的老火粥,就做得更好了。
像咸骨粥,最适合这热天吃的,能降低夏日的燥热;皮蛋瘦肉粥,我能做到瘦肉嫩滑,粥水香糯;瑶柱粥,加菜干和海鲜什么的,我也都能做出各自不同的滋味。
及第粥,生滚鱼片粥更是手到擒来。
我还会做糖水。
像陈皮绿豆沙,海带绿豆沙,莲子百合汤。
” 妇人接连报了好几种家常的糖水。
生怕杨梓和甘露不用她。
甘露就接着她的话说自己知道煲粥诀窍(免得被赵阿婶认为什么都不懂)。
“咸骨粥要腌骨头。
瑶柱粥要先泡干贝。
你跟我来做个比较大众的皮蛋瘦肉粥吧,用生滚粥做底可以吗?” “可以。
就是用的时间长。
怎么也得三小时的。
”赵阿婶还真不打怵上灶做生滚粥。
陈阿婶看甘露要领赵阿婶走,立即就着急了,她站起来问:“老世,我现在给你做点心看。
” “好啊。
” 杨梓带着陈阿婶跟在甘露的后面进了操作间,却见甘泉已经领了严阿婶回来。
换了工作服的严阿婶,瘦削的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一扫到店时那愁眉隐锁的忧心忡忡。
“老世。
”严阿婶客气地朝杨梓微微鞠躬。
她还朝甘露行礼,只是没有再称呼甘露为师奶。
她跟在杨梓要了牛肉、猪肉,预备做肠粉的馅料,守着菜墩梆梆梆地剁起来。
甘露要给赵阿婶准备食材。
便先问她:“阿婶,你准备拿什么做粥底?” 赵阿婶就答:“有海鱼最好。
没海鱼用河鱼也成,没有鱼用鸡肉也可以,再没有猪骨头都成。
我这粥底是有什么材料就拿什么做,也不怕你们学会,这就是个辛苦活,要守着炉灶熬上几个小时,还要不停地搅。
等好粥底熬出来了,再搭配什么都好吃。
” 甘露点头,赞道:“煲汤和熬粥都是功夫活。
” “那自然了。
”赵阿婶说着话,将丝苗米冲水后用盐腌起来。
宋清辉帮甘露从冰柜里掏出七八条冰冻的红衫鱼,问赵阿婶:“这些鱼可以吗?” 赵阿婶接过鱼看看说:“可以。
”然后她在宋清辉的指点下,端鱼去后门的水龙头那儿劏洗。
而那个腼腆的陈阿婶在杨梓给她看了库存材料后,先要了罐头装的玉米粒、青豆粒,还要十几个虾仁,她要做个玉米烙。
然后她还跟杨梓商量:“老世,我看你这库存里有粘米粉、虾米、冬菇、腊肠和腊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