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众人不由蹙眉,齐侯笑说:“这和美人有何关系?” 吴纠淡淡的说:“君上如今未立稳脚跟,就差美人,纠听说王子郑有个妹妹,清丽脱俗,才华过人,君上何不向周天子请,请王姬下嫁齐国,让众国知道君上以得周天子庇护,不敢轻举妄动。

    ” 吴纠说完,齐侯不由得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他…… 第11章狠心的人 王子郑有个妹妹,叫做王姬,在古代,尤其是这么靠前的时代,女人是没有名字的,虽然这个时候还有一些母系氏族的残遗表现,例如女子婚嫁比较自主,改嫁另嫁非常多见,才华多的人也屡见不鲜,不过整体还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状态。

     这个王姬,并非姓王,名姬,而是姓姬,王是代表周国周天子的意思,她没有小名儿。

    春秋时候的男子读氏不读姓,简单来说,古代的姓、氏和现在的简化姓氏并不一样,古代的姓是区别大宗族的,氏则代表小宗族,举例说明的话其实更简单,齐国的本地人因为都是姜太公的后人,所以他们都姓姜,姜是举国大宗族,而公子纠公子小白这些贵族,他们的小宗族是吕,所以公子纠的大名应当叫做吕纠。

     男子叫氏其实有一种个人主义在里面。

     但是女子不同,女子只能读姓,只能归属于大宗族,所以春秋历史上有很多女人,姜来姜去的,例如与吕诸儿霍乱宫闱的文姜,文宣公夫人、公子纠和齐侯的同父异母妹妹宣姜,公子纠和齐侯的侄女、未来鲁公的夫人、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事件的女主角哀姜,等等。

     吴纠之所以点名王姬,是因为他曾经看过一些齐桓公的小故事,齐桓公登位之后,先打了鲁国,然后受辱兵败,受到了极大的挫折,这才想起来和周天子拉近乎关系,派人说媒了自己和王姬的婚事,从而得到了周天子的庇护。

     吴纠想着,如果这件事情提前到和鲁国打仗之前,那么鲁国肯定有所忌惮,这打仗的胜率也高了不少。

     再有一点,就是王姬的这个亲哥哥,王子郑是王姬同父同母的亲哥哥,王子郑是谁呢?如今他还是王子郑,在不久的几年之后,周天子病逝,新的周王登基,王子郑就变成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