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你们没见玉龙哥回来了吗?还堵着干嘛,快让开!”李松粗着脖子叫道。

     “哦,是玉龙回来了,我没看见,不好意思!”那人讪讪地笑了笑,急忙躲进了人群中,不敢露面。

    刚刚正是他在高谈阔论,说李玉龙做事是纸上谈兵,哪知道竟然被正主听见了,虽然在村里他的辈分不比李玉龙低,但李玉龙可是公务员,在村里人心中就是以前的官差,公门中人,不是他能轻易得罪的起的人物。

     “麻烦大家让一让,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找我可以晚上或者明天一个个上门,这样堵在门口我连自家门都进不去就不像话吧!”李玉龙淡淡的说道,或许是因为神魂刚刚被洗涤过,精神力大增,他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有一股威严,眼中精光扫射,原本那些嘻嘻哈哈想看热闹的人竟然没有一个干跟他对视。

     这时,屋里走出一个老人,七十多岁,拿着一杆水烟枪,在门上敲了敲,道:“你们都赶紧散了,堵着人家家门口想看什么热闹?赶紧回去给孩子做饭去。

    ”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小孩在院子外伸头探脑。

     李玉龙走上前,尊敬地说道:“细叔公,你也来了!”老人是村里辈分最大的人,家族排行老小,所以大家都叫他细叔公,在这里的方言中,“细”就是“小”的意思。

    要是辈分比李玉龙还小一辈,见着老头子就得叫“细太公!” 细叔公哼了哼,面无表情地转身进屋,对李玉龙的尊敬无动于衷。

     李玉龙摸了摸下巴,无奈一笑,细叔公不但辈分老,思想也守旧。

    一开始就不支持李玉龙搞的这个养殖业,按照他的想法,咱农民就应该实实在在,认认真真的伺弄田地,保证有个好丰收比什么都强,千万别搞什么旁门左道,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李玉龙家里挤满了人,十几户人家,老老少少全都来了,哪怕他家老屋够大,也找邻居借了几条长凳,还是坐不下,这不,有两家干脆坐到了门槛上。

     此时,李玉龙的父亲――李九顺正在给客人倒茶,陪着笑,李玉龙的母亲罗珍英则在一旁暗暗抹着泪。

     见李玉龙回来,有几家人脸上顿时出现出怒色,指着李玉龙张口欲骂。

     就在这时,罗珍英猛地冲了上来,手上提着一把不知从哪里顺来的扫把狠狠的朝李玉龙打来。

     “你害人精转世啊!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供你读书,你却来害人,害了我们不够还要还村里的叔叔伯伯么,你的良心哪去了?你读的书都扔到灶里烧掉了吗?”罗珍英一边哭骂,一边用扫把朝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