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小
中
大
他顺着话问道:“我倒不知,绵绵竟有此觉悟。
那依绵绵所见,这‘崇高抱负’该为何种?” 话题终于被引到这儿了。
阮绵绵喜不自胜,赶紧顺杆往上爬,正气凛然道:“为天下谋福祉!求一个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清明盛世!” “为天下谋福祉,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王玄策若有所思,喃喃自语道。
他抬头望向阮绵绵,眸光坚定,黑白分明,“好一个清明盛世!”嘴角隐含笑意,“这是绵绵所愿?”阮绵绵重重地点了点头,神色认真。
“那,亦玄策之所愿。
”语调缓慢却声声掷地,似是誓言。
马车缓缓地行进,车顶上不时落下几片枯叶。
秋到深处,冬日的脚步也近了。
灾民这事一日未解决,施粥送粮便不能停歇。
阮绵绵时常跟着王玄策一同前往四方城门之外的各处灾民点。
底层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老人娃娃难过冬”。
阮绵绵虽知其意,却不甚理解。
去过这么多的灾民点后,她才有了深刻的体会——缺衣短食,又屋漏寒风。
冬日,对幼童和长者而言,确实难熬。
灾民数量众多,想要妥当处理并非易事。
肃王拖了月余,未能解决此事,圣上已有不满。
肃王心中郁闷,连带着王府中的气氛也变得凝重。
众人皆夹起尾巴,小心做事,唯恐触及霉头。
唯一例外的是肃王殿下的掌中珠——清宁郡主。
她一袭红衣,干净利落,绣花腰带束紧盈盈一握的腰肢,额间散着白色绒球流苏,一根蛇皮长鞭不离身。
稍有不顺心,手中长鞭便毫不留情挥出。
众人皆敢怒不敢言,只得时常避让以求平安。
近来,这位娇蛮郡主的眼中钉不是别人,恰是倒霉的阮绵绵。
阮绵绵能跟她正面刚吗?当然不能!这位可是王玄策顶头上司的千金,除非阮绵绵想断了王玄策从肃王手下出仕的路子,否则怎么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小祖宗。
俗话说得好“惹不起,那就躲吧”。
于是阮绵绵团结群众,打起了游击战。
“阮姑娘,郡主朝这边来了,您快躲躲!”一婢女神色焦急。
话说,这婢女为何愿向阮绵绵通风报信呢? 原因有二:一则肃王对王玄策愈发器重,不看僧面看佛面,众人自然乐意卖阮绵绵个人情。
二则这婢女乃郡主贴身随侍,郡主是金玉之躯,轻易不能责罚,于是她们这些手下人便成了替罪羊。
一个看护不力的罪名扣下,罚月钱,挨板子也是常有的事。
如此一来,她们自然是盼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谢。
”阮绵绵闻此消息,已如家常便饭,鞋底生风,赶紧溜之大吉。
时人喜文弱美人,京中贵女多是娉娉袅袅,一步三扶。
清宁郡主画风不同,自幼习武,
那依绵绵所见,这‘崇高抱负’该为何种?” 话题终于被引到这儿了。
阮绵绵喜不自胜,赶紧顺杆往上爬,正气凛然道:“为天下谋福祉!求一个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清明盛世!” “为天下谋福祉,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王玄策若有所思,喃喃自语道。
他抬头望向阮绵绵,眸光坚定,黑白分明,“好一个清明盛世!”嘴角隐含笑意,“这是绵绵所愿?”阮绵绵重重地点了点头,神色认真。
“那,亦玄策之所愿。
”语调缓慢却声声掷地,似是誓言。
马车缓缓地行进,车顶上不时落下几片枯叶。
秋到深处,冬日的脚步也近了。
灾民这事一日未解决,施粥送粮便不能停歇。
阮绵绵时常跟着王玄策一同前往四方城门之外的各处灾民点。
底层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老人娃娃难过冬”。
阮绵绵虽知其意,却不甚理解。
去过这么多的灾民点后,她才有了深刻的体会——缺衣短食,又屋漏寒风。
冬日,对幼童和长者而言,确实难熬。
灾民数量众多,想要妥当处理并非易事。
肃王拖了月余,未能解决此事,圣上已有不满。
肃王心中郁闷,连带着王府中的气氛也变得凝重。
众人皆夹起尾巴,小心做事,唯恐触及霉头。
唯一例外的是肃王殿下的掌中珠——清宁郡主。
她一袭红衣,干净利落,绣花腰带束紧盈盈一握的腰肢,额间散着白色绒球流苏,一根蛇皮长鞭不离身。
稍有不顺心,手中长鞭便毫不留情挥出。
众人皆敢怒不敢言,只得时常避让以求平安。
近来,这位娇蛮郡主的眼中钉不是别人,恰是倒霉的阮绵绵。
阮绵绵能跟她正面刚吗?当然不能!这位可是王玄策顶头上司的千金,除非阮绵绵想断了王玄策从肃王手下出仕的路子,否则怎么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小祖宗。
俗话说得好“惹不起,那就躲吧”。
于是阮绵绵团结群众,打起了游击战。
“阮姑娘,郡主朝这边来了,您快躲躲!”一婢女神色焦急。
话说,这婢女为何愿向阮绵绵通风报信呢? 原因有二:一则肃王对王玄策愈发器重,不看僧面看佛面,众人自然乐意卖阮绵绵个人情。
二则这婢女乃郡主贴身随侍,郡主是金玉之躯,轻易不能责罚,于是她们这些手下人便成了替罪羊。
一个看护不力的罪名扣下,罚月钱,挨板子也是常有的事。
如此一来,她们自然是盼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谢。
”阮绵绵闻此消息,已如家常便饭,鞋底生风,赶紧溜之大吉。
时人喜文弱美人,京中贵女多是娉娉袅袅,一步三扶。
清宁郡主画风不同,自幼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