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两个月后,黎柘的综艺录制结束,期间大大小小的采访无数,还有几次演出,眼看着似乎能轻松一阵了,工作室又公布了黎柘不日将会进组《浮生》的消息。

     宁导的电影拍摄时间一般比较长,这次预计时间至少要达到七个月,对于黎柘这样的明星来说,半年没有曝光度几乎是致命的,就算他的综艺还能播上几个月,那也会有三四个月的空档期。

    观众都是健忘的,尤其黎柘仍然没有摆脱流量的身份。

     他现在的地位是极尴尬的,转型转了好多年,粉丝量与国名度都很不错,但始终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

     主要是作为流量的形象在大众心里根深蒂固,就算他苦磨演技,后来也通过一些作品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承认,但还是不够。

     不管他把角色塑造得多么鲜活,参演的电视剧有多么火热朝天,但只要一脱离角色,他还是流量明星黎柘。

     流量转型太难了,很多明星都没有顺利地从“明星”转变成“演员”,而是从“出名的明星”变成了“不知名的明星”。

     如果是真心想要转型,可能对于“出名”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执念。

     就怕不出名以后,连戏都没得演。

     因此这消息一出来,粉丝们都像护崽的鸡,纷纷到工作室官博底下留言,让工作室一定要安排好这段时间的曝光度,作品什么的都慢慢放,千万别一股脑全放了后面又空挡。

     工作室很体贴,立刻将接下来半年的计划都列了个表贴出来,安粉丝们的心。

     黎柘目前的工作室是他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他自己是唯一的boss,话语权很高。

    不过也就是现在他才这么好过。

     最早,黎柘签约的公司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不懂经营,倒是很会压榨艺人。

    走狗屎运出了个红得发紫的黎柘,就让他接了无数综艺,一边消耗人气一边吸纳黑粉。

     还好黎柘自己争气,从最初暗无天日的两年里挣扎着活了下来,倒是收获了大量死忠粉。

     五年合约期满,黎柘和那家公司解约,也没再签别的公司,就那么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也叫他走了一条路出来。

     兰筠记得,圈内曾经有个经纪人和梁邱喝酒的时候吐了点儿消息,说黎柘在最初签约的那家公司干了五年,一分钱都没拿到过,解约后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还好他当时名气够大,立刻就有制作方来找,才不至沦落街头。

     至于为什么不再签公司,经纪人说:“你别看那小子乖乖巧巧的,实际上是头独狼,不会屈居人下任人把控的。

    我看人很准——黎柘要是翅膀硬了,绝对不会再留在演艺圈……我说的这个任人把控,不单单指经纪公司,也指大众舆论和粉丝。

    ” 梁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