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关灯
    在那个年代,**和平民子弟有很明显的区别。

    胡同里的平民子弟通常都是北京城土生土长的孩子,说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而**们因为父母来自天南海北,往往说的是普通话。

     就连穿着,两拨人也不一样。

    黄军装、将校呢大衣、将校靴,那时在干部子弟里风靡一时,穿了这身行头出来,自觉高人一等,看人的眼光都自头顶上来。

     “刚才那小姑娘长的真漂亮,说话也有礼貌。

    ”中年人把大白菜放到三轮车,和老人闲扯。

    老人咧嘴一笑:“我看没咱小琴漂亮。

    ”“那是,咱小琴是这一片街坊里出了名的漂亮姑娘。

    ”中年人附和一句。

     “蕾蕾,咱休息一会儿吧,我都走累了。

    ”段宁子边走边向好友傅蕾报怨。

    傅蕾并不停步,拉着她胳膊:“快点儿,还有几步路就到了。

    ”“又是这话,你都说了好几回了,几步路几步路,你的几步路一下来就是二里地。

    ”段宁子站在原地不肯走,跺了跺脚去寒气。

     “走吧,好宁子,你就忍着点儿,待会儿到了老莫,我让我哥请你吃土豆烧牛ròu、吃牛排。

    ”傅蕾好声好气的哄着段宁子。

    段宁子这才勉为其难的跟着她继续走。

     老莫,顾名思义就是莫斯科餐厅的简称,六七十年代,去老莫吃西餐是干部子弟们一件特时髦的爱好。

     “我知道,你是想早点见到梁国庆。

    ”段宁子故意取笑一句。

    傅蕾瞪她一眼:“瞎说,我才不是为了见他。

    ”“他整天追你,为了讨你欢心,把他爸收藏的古董花瓶拿出去卖了买黑胶唱片送给你,你一点儿也不动心?”段宁子向傅蕾眨着眼睛。

    傅蕾脸色一拉:“你再提他,我跟你急。

    ” “好好好。

    不提他了,我知道傅小姐你眼光高。

    也是,傅司令的女儿眼光能不高吗。

    ”段宁子呵呵一笑,去挽着傅蕾的胳膊。

     傅阳站在莫斯科餐厅门口,眼巴巴的向路口方向张望。

    忽然看到两个梳辫子的姑娘挽着胳膊走过来,忙迎上去。

    “哎呦,两位大小姐,您们怎么这个点儿才来,我们都候了半晌了,肚子饿得咕咕叫。

    ”傅阳报怨的说。

     “候了半晌,你这发音挺地道嘿。

    ”段宁子和傅阳打趣。

    在北京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