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个靠山实在不够硬。

    想在江南官场立足,除了找对大腿抱,孝敬银子也一概不能少。

     理解归理解,但贾雨村不说实话,林海就表示爱莫能助。

     贾雨村的失望几乎一目了然,不过他倒也没纠缠,得到林海的回答便主动告辞了。

     与其说是前来借银子,不如说是……讨个口风。

     林海也颇觉好笑:他这是又攀到哪棵大树上了? 最初贾史王薛,再加上林家和甄家都是妥妥的~太~子~党,随着太子被废,改封为义忠王,同时与妻女一同搬出皇宫并被圈禁在京城义忠王府,这六家人……可谓各寻其主去了。

     林海和甄应嘉目前还都算是太上皇的人,贾史王薛已然全部倒向了圣上……话说贾王薛三家若能一直紧跟圣上,想必日子也能过得不错。

     偏偏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这三家,外加甄家,眼见圣上的儿子们也逐渐长大,便开始了新一轮的~政~治~投~机,结果就是这四家人全都站错队,并在元春死后遭遇彻底清算。

     话说林海愿意跟甄应嘉结交,那是因为甄家败落纯粹因为选错了人。

     实际上,在林海看来,甄家的罪过比贾府都小,他们最早被抄家也是因为他们的靠山皇子是最早倒下的那个。

     至于想笑到最后也很简单……因为林海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只要跟着史家走就成! 这么一琢磨,林海也就想到了贾雨村的目的:掏银子出来,好跟贾雨村背后那位皇子示好,同时站到那位皇子那一边。

     别忘了林海可是巡盐御史,肥得不行的巡盐御史。

     他这个示好的态度只要露出来……他麻烦就大了。

    反倒作为引荐人的贾雨村,能得到大把好处。

     林海也挺疑惑:为啥贾雨村觉得自己就傻到猜不出一点动机?就因为他就黛玉一个女儿? 实际上还真让林海猜着了:能借着王子腾攀上那位皇子……贾雨村顿感荣幸。

    能为林海引荐这么一位贵人,林海正该感激! 有这位贵人照应,将来林海有个好歹,黛玉也不至于吃亏----那位贵人很乐意纳黛玉为侧妃。

    贾雨村自觉这样也没白教导黛玉一场,同时回报林海的引荐之恩。

    他真没想到林海就这么油盐不进……不过他回去复命的时候总算口下留情,没用上“不识好歹”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