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盛掌柜道:“我就不明白了。
她怎么就不愿意走呢?”胡管家欲言又止,半晌叹口气解释道:“先备车吧,万一这姑奶奶转了主意,只要说一声走,我们立马就能上路!”盛掌柜点头。
内室中,雪瑛和翠儿正给小少爷喂饭。
雪瑛时不时努力地听着外面的动静,皱眉道:“翠儿,你打发一个人,看乔致庸还在不在北京,是不是像胡管家说的那样他要等着长毛攻进北京。
”翠儿应声出去,刚要开口唤人,想了想,却吩咐套车,自己亲自出了门。
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面上已空无一人,秋风卷着落叶,满地乱滚。
接着一队官兵齐齐地跑过。
快到西河沿大德兴茶票庄的时候,翠儿吩咐停车,她下来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远远地张望过去。
这大德兴茶票庄只怕是京城目前最后一家还开着的店铺,生意异常火爆,存银取银的络绎不绝。
翠儿张望的时候,人已经少多了。
店里闲着的男人们纷纷寻觅家伙,如致庸号召的那样,只等着和长毛干仗。
长栓拿着杆红缨枪,舞得风火轮一般……翠儿远远看着,忍不住捂嘴笑.紧跟着眼泪却落下来,她痴痴地望了好一阵,心中虽有百般不舍,却还是悄悄地上车走了。
一进何宅,翠儿便迎面撞上胡、盛两位掌柜。
“翠姑娘,怎么样?”两人急得连声地问。
翠儿低低道:“乔致庸,他真的还……还没走!”胡管家急得一跺脚:“翠姑娘,我可告诉你,我们得赶快让东家走,再晚就怕走不掉了!”翠儿刚要说话,雪瑛走了出来,看看翠儿问:“你怎么自个跑了出去?那……乔致庸走了吗?” 翠儿突然道:“太太,乔家的人走了,大德兴茶票庄也关张了,我们也快走吧!”雪瑛一愣,不相信地拿眼看着翠儿。
已相当练达的翠儿不露声色地回望着她。
雪瑛冷冷笑道:“真没想到他也走了!我还以为他是条汉子,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眨眨眼呢,这会儿看来他也不过就是个卖茶叶做票号的商人罢了!胡管家,我们也走!”众人心中大喜,略略收拾了一下,很快便拥着雪瑛上了路。
一路上关于长毛的谣言依旧四起,逃难的人到处都是。
雪瑛原本极少与人往来,可这次仓皇回到榆次,江家与何家的不少亲戚都上门来,一是看望,二是询问京城的情形,同时交换着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这一日雪瑛送走一个本家表嫂,怒冲冲回到内室,唤来翠儿问:“告诉我,当初是谁说乔致庸已经离开了北京城?”翠儿低头不语。
雪瑛盯了她半晌,突然道:“我要是查到谁出的主意,绝不轻饶!”不料翠儿一抬头,静静道:“太太,是我的主意。
”雪瑛勃然变色:“你?”翠儿硬着心肠点点头。
雪瑛再也忍不住,气急败坏道:“果然是你,你……”她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翠儿看着她,道:“太太留在北京不走,是因为乔二爷不走,这个翠儿自然明白,可太太和乔二爷不一样,太太不但是个女流,还带着小少爷呢,为了太太和小少爷早点离开,所以我就扯了个谎!” 雪瑛看着翠儿,两行泪直淌下来:“翠儿……真没想到,连你也在骗我!这都二十多天了,要是长毛军打进了北京城,他和长栓就得死……”翠儿一听这话,眼泪呼啦啦地掉了下来,她一把抹去,端过一杯茶,平静地递给雪瑛:“太太,您先喝茶。
” 雪瑛一把将茶杯打落:“你……走开!连你也骗我!我身边真是没有人了!来人,叫他们套车,我要去北京!”在门口听了半天的赵妈赶紧跑进来。
翠儿看看她,耳语了几句让她离去。
雪瑛大怒,刚要发作,听翠儿静静道:“太太,乔致庸是您的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好了,太太就不用每日每时想着他,恨着他了!” “你……”雪瑛又惊又怒,说不出话来。
翠儿激烈道:“自从太太在何家接管了家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和乔家较劲。
太太心里一定恨死了乔东家,有一日非要将乔家置于死地不成。
既然这样,若乔致庸今天死在北京城,太太为何还要难过?这应该是大好事,刘黑七的长毛军替太太报了仇,以后世上就没有乔致庸这号人了。
乔致庸一死,乔家倒了顶梁柱,也就完了,太太以后也就省了心.不用每天琢磨怎么挤垮乔家的生意了。
太太,乔致庸死了好!死了……” 雪瑛再也忍不住,劈脸给了她一个耳光。
翠儿捂着脸,泪水淌下来,依旧继续说:“这乔致庸不死,只怕太太早晚都得发疯,太太到了今日这一步,全是他乔致庸害的,就是刘黑七抓住他,将他千刀万剐,也是他活该!太太……”雪瑛再也受不了,捂住耳朵狂叫一声,扑到翠儿怀里大哭。
翠儿抚着她的背,泪也流了一脸,只盼雪瑛能稍有醒悟。
李妈慌慌地跑进来,说胡管家到了前厅,带来了京城的确切消息。
雪瑛和翠儿闻言皆大惊,因为各自心有所牵,草草拭了一把泪,赶紧奔往前厅。
一进门,就见胡管家喜形于色道:“太太,刚刚得了准信儿,长毛军根本就没打进北京!”胡管家又看翠儿一眼,说:“啊,当初乔东家并没有离开北京,是我们打听错了!可昨天乔家北京大德兴茶票庄的齐二掌柜特地从北京回来报平安信,说乔东家没事儿!”一阵巨大的喜悦瞬时涌上雪瑛心头,接着泪光便在眼眶中浮现。
胡管家看看两人,叹道:“乔家的两位太太都急病了,赶着打发曹掌柜进京。
不过乔东家这一阵子在北京可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这次人人都要离开北京,银子带不走,都往他那儿存,连广晋源也这么做,他用这些银子买生意,置房产,当初人都觉得他疯了。
乔东家真是个神人,他算准了长毛军进不了北京,这长毛军就真的没进!一来一回,他赚了个沟满壑平。
这乔东家,真是个奇人……” 雪瑛慢慢平静下来,一种逆反心理又开始像蚂蚁般咬啮她的心。
她突然恨恨地打断胡管家的话,道:“我让你说这个了吗?对了,上次我跟你说过,乔家到处开票号,我们也开,你谋划得如何了?”一听这话,翠儿头一抬,失望地向她看去。
胡管家嗫嚅了半晌:“太太,别的事情都好办,只是这开票号的事,我还真是有点打怵!”雪瑛越来越生气:“怎么,是怕我不给你银子?”胡管家头一低,赶紧道:“那倒不是,办票号需要人才,一时半会我们也找不到这么多人才呀。
” 雪瑛哼了一声:“原来是因为这个。
这个好办,你去问问,乔家开票号雇的那些掌柜,一年撑死了能拿到多少银子,我们给他翻番。
一个一个,你想办法全给他们挖过来,帮我们做! ‘‘太太,这个不太好吧,这么干就坏了规矩!”胡管家一边说着,一边求助般向一旁的翠儿看去,翠儿却转身离开了房间。
雪瑛心中一动,放缓声音道:“你把事情做得细密一点,不就行了吗?”胡管家虽然为难,但还是点了点头。
雪瑛当下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房中只留下了她一个人,雪瑛背过脸站着,她虽然强忍着,但泪水还是痛快地流了下来。
3 没过多久,潞州又来了一封信,看完信大家都没做声。
致庸摸着下巴问:“在潞州和我们唱对台戏的那个安徽商家的底细,查清楚了吗?”李德龄摇头道:“没有。
东家,这事也怪了,在京的安徽商人,谁也不认识这家徽商。
还有在武夷山上和我们唱对台戏的那家江西商人是什么来历,也没人知道。
” 长栓在一旁道:“岂有此理,这家徽商就这么厉害,非要将我们赶出潞州才罢休吗?不行,我们得过去教训教训这个不讲理的家伙!”李德龄也叹口气道:“不管怎么说,东家倒是快拿主意,前天回来的齐二掌柜就说,再这样下去,我们在潞州将会一败涂地。
” 致庸忽然轻声一笑。
长栓见状忍不住道:“就这您也笑得出来?摆明了人家是专门冲您来的,还不知什么后台呢!”致庸摆摆手:“我想好了,既然这位徽商如此热心在潞州织绸,我看咱们干脆从那儿撤出,把生意全部让给他得了!” “撤出?”李德龄一惊,叫起来,这边长栓已经急着摆手:“不行不行,那样我们就败了!您怎么仗还没打,就认输呢?哼,只怕家里的太太也不会干!”致庸看看众人,道:“当初让高瑞在苏杭两州买丝,运回潞州织绸,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潞州失业的织户复业,家家都有口饭吃。
现在既然有人争着跟我做这件善事,我们干脆就让给他做好了!” 李德龄佩服地向致庸看去,继而又说:“长栓说的也有道理啊,太太在那里做了这么久,我们投进去了那么多银子,现在这么撤出来,太太她能愿意吗?”长栓见李德龄支持他,忍不住得意地挺了挺腰杆。
致庸看看他,笑道:“这样好了,我写两封信吧,你马上让人分别送往祁县和潞州,我决定了,不和对方斗气。
” 一听这话,众人想了想,都点起头来,李德龄问:“东家,可那武夷山上的茶货买卖呢?东家不会也打算拱手让给那位来历不明的江西商人吧?”致庸微笑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武夷山大着呢,谁家也没法把那里的生意都吞下来。
大茶商耿于仁是我的好大哥,只要我写一封信去,这位江西商人就买不走他那块的茶!” 当下致庸写好三封信,李德龄拿起刚要走,又听致庸摇头笑道:“这个刘黑七,说什么一两年内打进北京,现在想起来,真是大梦一场!”众人想起前一阵那场虚惊,都笑起来。
致庸又出了一回神,振作道:“长栓,你准备一下,高瑞有批绸货要到了。
接了这批货,我们也不在北京呆着了,我和你一起去包头走走!我算着,咱们到了包头,马大掌柜也该从蒙古草原上回来了!” 长栓一听要出门,大喜,刚要说话,外面的伙计急急送来一封家信。
致庸拆开,长栓忍不住凑过来看,一边唠叨着:“二爷,刚刚齐二掌柜从祁县回北京,太太又来了信,什么急事儿呀?”话音未落,只见致庸差点要跳起来,大喜道:“太太生了,太太又给我生了个儿子!”众人一听皆连声道喜,致庸又得意又高兴,对长栓道:“快去收拾一下,连夜就走,长栓,我们先回祁县转一转,然后再去包头!” 致庸前脚离开,雪瑛后脚就到了京城,听说致庸离开的消息,心头大为不快。
胡管家比她早到一个多星期,看她的脸色不对,赶紧向她禀报道:“太太,潞州来了消息,乔家在那儿已让我们挤得有点撑不住了!” 雪瑛并无高兴之色,闷闷道:“是吗?陆玉菡也有撑不住的时候?她们陆家不是有大把的银子吗,于吗不把银子全拉到潞州去,跟我争做一回织绸的霸盘?”胡管家看看她,不敢多说,敷衍道:“太太一路上累了,还是早点歇息吧。
”雪瑛哼了一声,接过翠儿递过来的茶碗,道:“我不累,你就这么一点事情告诉我啊?武夷山那边怎么样了?” 胡管家犹豫了半晌,低声道:“太太,武夷山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听我们派去的刘大掌柜讲,原先已经和一些茶农说好,等明年茶货下来,高价卖给我们,不想当地一个叫耿于仁的人,把事情给弄坏了,眼下有些茶农又不敢答应我们了,所以我们没法像原计划收购那么多!” 雪瑛勃然大怒:“为什么?这个姓耿的是什么人?”胡管家看看她,赶紧道:“刘大掌柜说,姓耿的是当地茶农的领袖,和乔东家是结拜的兄弟!”“乔致庸,又是乔致庸!”雪瑛“啪”一声把手中茶碗摔在地下。
胡管家吓了一跳,道:“太太要是没事,我就退下了。
”雪瑛不回答,依然怒容满面。
胡管家也不说话,拱拱手,赶紧躲了开去。
一个小丫头刚想赶过来收拾碎碗片,雪瑛立时大怒:“你干什么,谁让你收拾的?给我走!”小丫头害怕地离开。
雪瑛哼了一声,将房中陈设的瓷器一件件拿起摔到地下。
翠儿在旁边皱眉站着,见她毫无罢手的样子,突然转身,也要离去。
雪瑛越发生气,回头喊道:“站住!”翠儿站住了,可并不回头。
雪瑛喘气怒道:“我让她们走,让你走了吗?你给我呆在这里,哪也别去。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就是想躲开我,去找你的长栓。
哼,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别做这个梦……”翠儿猛地转过身,冷冷向她看来。
雪瑛突然清醒过来,背过身子坐下,流出泪水。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翠儿生起病来,一个人躺在床上,又是咳嗽,又是流泪。
雪瑛闻讯带丫头匆匆赶来,坐在床边,一迭声地问:“翠儿,你怎么了?”翠儿咳嗽着,抹眼泪:“没……没怎么,太太不要……担心。
”雪瑛越发焦急:“这是怎么了?来人,翠姑娘病成这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传我的话,给翠姑娘去请大夫,请京城最好的大夫!”“太太,没事儿,您甭……”雪瑛着急道:“你病成这样,怎么能说没事儿?”“真的没事儿,我躺一两天就会好的。
”说着,翠儿还是哽咽起来。
雪瑛道:“翠儿,好妹妹,你到底怎么了,你……你可不能病了,你病了我可怎么办?”胡管家匆匆赶来,雪瑛一见他便站起发怒道:“你们都是死人吗?翠姑娘病成这样,你们没一个人想到她,改日我若是病了,还不知怎么待我呢!”胡管家赶紧道:“太太,我一直忙外头的事,真不知道,我马上就请大夫!”说着他转身就往外走。
雪瑛恨恨地回头坐下,握着翠儿的手:“好妹妹,你不要难过,我陪着你……” 大夫很快就到了,给翠儿诊脉后对雪瑛道:“小姐就是偶感风寒,吃一两剂药发散发散,就会好的。
”雪瑛当下心宽了不少:“谢大夫。
胡管家,外头奉茶。
”一个小丫头捂嘴笑了起来,多嘴道:“大夫,她不是小姐,只是我们太太陪嫁的丫头。
”大夫一怔,走了出去。
雪瑛回头瞪着小丫头道:“你说什么?”小丫头一见她的脸色,害怕地立刻后退了两步,嗫嚅道:“太太……” 当下雪瑛厉声道:“你们都给我记好了,翠姑娘是我的丫头不错,可在这个家里,跟你们比,她就是小姐!”众人害怕地点头。
翠儿大为不安:“太太,您别……”雪瑛回过头温存道:“妹妹,快说,这会儿想吃什么,只要是北京城里有的,我让他们给你买去!”翠儿心头一阵难过,有气无力道:“太太,您千万别这样,您要是这样,翠儿心里倒要不安了。
”雪瑛见她仍旧与自己这般生分,心也冷下来,半晌慢慢站起离开了。
翠儿眼睁睁地看着,半晌又哭了起来。
雪瑛不再过来。
翠儿病了好几天,有一日见午后阳光温暖,撑起身子走出房间。
她病后颇为虚弱,在廊中走了许久,慢慢到了后花园。
远远看见雪瑛一个人在偌大的花园里踽踽独行。
翠儿怔怔地瞧着她,心疼雪瑛,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般落下来。
她抹去眼泪,叫了一声:“太太……”雪瑛猛一回头,先是一怔,接着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道:“翠儿,你好了?”“太太,我好了。
”翠儿忍不住又要落泪,可赶紧硬生生地止住了。
雪瑛高兴地走到翠儿面前,笑着看她半晌,突然拉起她的手:“走走,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翠儿见她高兴,
她怎么就不愿意走呢?”胡管家欲言又止,半晌叹口气解释道:“先备车吧,万一这姑奶奶转了主意,只要说一声走,我们立马就能上路!”盛掌柜点头。
内室中,雪瑛和翠儿正给小少爷喂饭。
雪瑛时不时努力地听着外面的动静,皱眉道:“翠儿,你打发一个人,看乔致庸还在不在北京,是不是像胡管家说的那样他要等着长毛攻进北京。
”翠儿应声出去,刚要开口唤人,想了想,却吩咐套车,自己亲自出了门。
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面上已空无一人,秋风卷着落叶,满地乱滚。
接着一队官兵齐齐地跑过。
快到西河沿大德兴茶票庄的时候,翠儿吩咐停车,她下来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远远地张望过去。
这大德兴茶票庄只怕是京城目前最后一家还开着的店铺,生意异常火爆,存银取银的络绎不绝。
翠儿张望的时候,人已经少多了。
店里闲着的男人们纷纷寻觅家伙,如致庸号召的那样,只等着和长毛干仗。
长栓拿着杆红缨枪,舞得风火轮一般……翠儿远远看着,忍不住捂嘴笑.紧跟着眼泪却落下来,她痴痴地望了好一阵,心中虽有百般不舍,却还是悄悄地上车走了。
一进何宅,翠儿便迎面撞上胡、盛两位掌柜。
“翠姑娘,怎么样?”两人急得连声地问。
翠儿低低道:“乔致庸,他真的还……还没走!”胡管家急得一跺脚:“翠姑娘,我可告诉你,我们得赶快让东家走,再晚就怕走不掉了!”翠儿刚要说话,雪瑛走了出来,看看翠儿问:“你怎么自个跑了出去?那……乔致庸走了吗?” 翠儿突然道:“太太,乔家的人走了,大德兴茶票庄也关张了,我们也快走吧!”雪瑛一愣,不相信地拿眼看着翠儿。
已相当练达的翠儿不露声色地回望着她。
雪瑛冷冷笑道:“真没想到他也走了!我还以为他是条汉子,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眨眨眼呢,这会儿看来他也不过就是个卖茶叶做票号的商人罢了!胡管家,我们也走!”众人心中大喜,略略收拾了一下,很快便拥着雪瑛上了路。
一路上关于长毛的谣言依旧四起,逃难的人到处都是。
雪瑛原本极少与人往来,可这次仓皇回到榆次,江家与何家的不少亲戚都上门来,一是看望,二是询问京城的情形,同时交换着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这一日雪瑛送走一个本家表嫂,怒冲冲回到内室,唤来翠儿问:“告诉我,当初是谁说乔致庸已经离开了北京城?”翠儿低头不语。
雪瑛盯了她半晌,突然道:“我要是查到谁出的主意,绝不轻饶!”不料翠儿一抬头,静静道:“太太,是我的主意。
”雪瑛勃然变色:“你?”翠儿硬着心肠点点头。
雪瑛再也忍不住,气急败坏道:“果然是你,你……”她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翠儿看着她,道:“太太留在北京不走,是因为乔二爷不走,这个翠儿自然明白,可太太和乔二爷不一样,太太不但是个女流,还带着小少爷呢,为了太太和小少爷早点离开,所以我就扯了个谎!” 雪瑛看着翠儿,两行泪直淌下来:“翠儿……真没想到,连你也在骗我!这都二十多天了,要是长毛军打进了北京城,他和长栓就得死……”翠儿一听这话,眼泪呼啦啦地掉了下来,她一把抹去,端过一杯茶,平静地递给雪瑛:“太太,您先喝茶。
” 雪瑛一把将茶杯打落:“你……走开!连你也骗我!我身边真是没有人了!来人,叫他们套车,我要去北京!”在门口听了半天的赵妈赶紧跑进来。
翠儿看看她,耳语了几句让她离去。
雪瑛大怒,刚要发作,听翠儿静静道:“太太,乔致庸是您的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好了,太太就不用每日每时想着他,恨着他了!” “你……”雪瑛又惊又怒,说不出话来。
翠儿激烈道:“自从太太在何家接管了家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和乔家较劲。
太太心里一定恨死了乔东家,有一日非要将乔家置于死地不成。
既然这样,若乔致庸今天死在北京城,太太为何还要难过?这应该是大好事,刘黑七的长毛军替太太报了仇,以后世上就没有乔致庸这号人了。
乔致庸一死,乔家倒了顶梁柱,也就完了,太太以后也就省了心.不用每天琢磨怎么挤垮乔家的生意了。
太太,乔致庸死了好!死了……” 雪瑛再也忍不住,劈脸给了她一个耳光。
翠儿捂着脸,泪水淌下来,依旧继续说:“这乔致庸不死,只怕太太早晚都得发疯,太太到了今日这一步,全是他乔致庸害的,就是刘黑七抓住他,将他千刀万剐,也是他活该!太太……”雪瑛再也受不了,捂住耳朵狂叫一声,扑到翠儿怀里大哭。
翠儿抚着她的背,泪也流了一脸,只盼雪瑛能稍有醒悟。
李妈慌慌地跑进来,说胡管家到了前厅,带来了京城的确切消息。
雪瑛和翠儿闻言皆大惊,因为各自心有所牵,草草拭了一把泪,赶紧奔往前厅。
一进门,就见胡管家喜形于色道:“太太,刚刚得了准信儿,长毛军根本就没打进北京!”胡管家又看翠儿一眼,说:“啊,当初乔东家并没有离开北京,是我们打听错了!可昨天乔家北京大德兴茶票庄的齐二掌柜特地从北京回来报平安信,说乔东家没事儿!”一阵巨大的喜悦瞬时涌上雪瑛心头,接着泪光便在眼眶中浮现。
胡管家看看两人,叹道:“乔家的两位太太都急病了,赶着打发曹掌柜进京。
不过乔东家这一阵子在北京可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这次人人都要离开北京,银子带不走,都往他那儿存,连广晋源也这么做,他用这些银子买生意,置房产,当初人都觉得他疯了。
乔东家真是个神人,他算准了长毛军进不了北京,这长毛军就真的没进!一来一回,他赚了个沟满壑平。
这乔东家,真是个奇人……” 雪瑛慢慢平静下来,一种逆反心理又开始像蚂蚁般咬啮她的心。
她突然恨恨地打断胡管家的话,道:“我让你说这个了吗?对了,上次我跟你说过,乔家到处开票号,我们也开,你谋划得如何了?”一听这话,翠儿头一抬,失望地向她看去。
胡管家嗫嚅了半晌:“太太,别的事情都好办,只是这开票号的事,我还真是有点打怵!”雪瑛越来越生气:“怎么,是怕我不给你银子?”胡管家头一低,赶紧道:“那倒不是,办票号需要人才,一时半会我们也找不到这么多人才呀。
” 雪瑛哼了一声:“原来是因为这个。
这个好办,你去问问,乔家开票号雇的那些掌柜,一年撑死了能拿到多少银子,我们给他翻番。
一个一个,你想办法全给他们挖过来,帮我们做! ‘‘太太,这个不太好吧,这么干就坏了规矩!”胡管家一边说着,一边求助般向一旁的翠儿看去,翠儿却转身离开了房间。
雪瑛心中一动,放缓声音道:“你把事情做得细密一点,不就行了吗?”胡管家虽然为难,但还是点了点头。
雪瑛当下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房中只留下了她一个人,雪瑛背过脸站着,她虽然强忍着,但泪水还是痛快地流了下来。
3 没过多久,潞州又来了一封信,看完信大家都没做声。
致庸摸着下巴问:“在潞州和我们唱对台戏的那个安徽商家的底细,查清楚了吗?”李德龄摇头道:“没有。
东家,这事也怪了,在京的安徽商人,谁也不认识这家徽商。
还有在武夷山上和我们唱对台戏的那家江西商人是什么来历,也没人知道。
” 长栓在一旁道:“岂有此理,这家徽商就这么厉害,非要将我们赶出潞州才罢休吗?不行,我们得过去教训教训这个不讲理的家伙!”李德龄也叹口气道:“不管怎么说,东家倒是快拿主意,前天回来的齐二掌柜就说,再这样下去,我们在潞州将会一败涂地。
” 致庸忽然轻声一笑。
长栓见状忍不住道:“就这您也笑得出来?摆明了人家是专门冲您来的,还不知什么后台呢!”致庸摆摆手:“我想好了,既然这位徽商如此热心在潞州织绸,我看咱们干脆从那儿撤出,把生意全部让给他得了!” “撤出?”李德龄一惊,叫起来,这边长栓已经急着摆手:“不行不行,那样我们就败了!您怎么仗还没打,就认输呢?哼,只怕家里的太太也不会干!”致庸看看众人,道:“当初让高瑞在苏杭两州买丝,运回潞州织绸,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潞州失业的织户复业,家家都有口饭吃。
现在既然有人争着跟我做这件善事,我们干脆就让给他做好了!” 李德龄佩服地向致庸看去,继而又说:“长栓说的也有道理啊,太太在那里做了这么久,我们投进去了那么多银子,现在这么撤出来,太太她能愿意吗?”长栓见李德龄支持他,忍不住得意地挺了挺腰杆。
致庸看看他,笑道:“这样好了,我写两封信吧,你马上让人分别送往祁县和潞州,我决定了,不和对方斗气。
” 一听这话,众人想了想,都点起头来,李德龄问:“东家,可那武夷山上的茶货买卖呢?东家不会也打算拱手让给那位来历不明的江西商人吧?”致庸微笑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武夷山大着呢,谁家也没法把那里的生意都吞下来。
大茶商耿于仁是我的好大哥,只要我写一封信去,这位江西商人就买不走他那块的茶!” 当下致庸写好三封信,李德龄拿起刚要走,又听致庸摇头笑道:“这个刘黑七,说什么一两年内打进北京,现在想起来,真是大梦一场!”众人想起前一阵那场虚惊,都笑起来。
致庸又出了一回神,振作道:“长栓,你准备一下,高瑞有批绸货要到了。
接了这批货,我们也不在北京呆着了,我和你一起去包头走走!我算着,咱们到了包头,马大掌柜也该从蒙古草原上回来了!” 长栓一听要出门,大喜,刚要说话,外面的伙计急急送来一封家信。
致庸拆开,长栓忍不住凑过来看,一边唠叨着:“二爷,刚刚齐二掌柜从祁县回北京,太太又来了信,什么急事儿呀?”话音未落,只见致庸差点要跳起来,大喜道:“太太生了,太太又给我生了个儿子!”众人一听皆连声道喜,致庸又得意又高兴,对长栓道:“快去收拾一下,连夜就走,长栓,我们先回祁县转一转,然后再去包头!” 致庸前脚离开,雪瑛后脚就到了京城,听说致庸离开的消息,心头大为不快。
胡管家比她早到一个多星期,看她的脸色不对,赶紧向她禀报道:“太太,潞州来了消息,乔家在那儿已让我们挤得有点撑不住了!” 雪瑛并无高兴之色,闷闷道:“是吗?陆玉菡也有撑不住的时候?她们陆家不是有大把的银子吗,于吗不把银子全拉到潞州去,跟我争做一回织绸的霸盘?”胡管家看看她,不敢多说,敷衍道:“太太一路上累了,还是早点歇息吧。
”雪瑛哼了一声,接过翠儿递过来的茶碗,道:“我不累,你就这么一点事情告诉我啊?武夷山那边怎么样了?” 胡管家犹豫了半晌,低声道:“太太,武夷山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听我们派去的刘大掌柜讲,原先已经和一些茶农说好,等明年茶货下来,高价卖给我们,不想当地一个叫耿于仁的人,把事情给弄坏了,眼下有些茶农又不敢答应我们了,所以我们没法像原计划收购那么多!” 雪瑛勃然大怒:“为什么?这个姓耿的是什么人?”胡管家看看她,赶紧道:“刘大掌柜说,姓耿的是当地茶农的领袖,和乔东家是结拜的兄弟!”“乔致庸,又是乔致庸!”雪瑛“啪”一声把手中茶碗摔在地下。
胡管家吓了一跳,道:“太太要是没事,我就退下了。
”雪瑛不回答,依然怒容满面。
胡管家也不说话,拱拱手,赶紧躲了开去。
一个小丫头刚想赶过来收拾碎碗片,雪瑛立时大怒:“你干什么,谁让你收拾的?给我走!”小丫头害怕地离开。
雪瑛哼了一声,将房中陈设的瓷器一件件拿起摔到地下。
翠儿在旁边皱眉站着,见她毫无罢手的样子,突然转身,也要离去。
雪瑛越发生气,回头喊道:“站住!”翠儿站住了,可并不回头。
雪瑛喘气怒道:“我让她们走,让你走了吗?你给我呆在这里,哪也别去。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就是想躲开我,去找你的长栓。
哼,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别做这个梦……”翠儿猛地转过身,冷冷向她看来。
雪瑛突然清醒过来,背过身子坐下,流出泪水。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翠儿生起病来,一个人躺在床上,又是咳嗽,又是流泪。
雪瑛闻讯带丫头匆匆赶来,坐在床边,一迭声地问:“翠儿,你怎么了?”翠儿咳嗽着,抹眼泪:“没……没怎么,太太不要……担心。
”雪瑛越发焦急:“这是怎么了?来人,翠姑娘病成这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传我的话,给翠姑娘去请大夫,请京城最好的大夫!”“太太,没事儿,您甭……”雪瑛着急道:“你病成这样,怎么能说没事儿?”“真的没事儿,我躺一两天就会好的。
”说着,翠儿还是哽咽起来。
雪瑛道:“翠儿,好妹妹,你到底怎么了,你……你可不能病了,你病了我可怎么办?”胡管家匆匆赶来,雪瑛一见他便站起发怒道:“你们都是死人吗?翠姑娘病成这样,你们没一个人想到她,改日我若是病了,还不知怎么待我呢!”胡管家赶紧道:“太太,我一直忙外头的事,真不知道,我马上就请大夫!”说着他转身就往外走。
雪瑛恨恨地回头坐下,握着翠儿的手:“好妹妹,你不要难过,我陪着你……” 大夫很快就到了,给翠儿诊脉后对雪瑛道:“小姐就是偶感风寒,吃一两剂药发散发散,就会好的。
”雪瑛当下心宽了不少:“谢大夫。
胡管家,外头奉茶。
”一个小丫头捂嘴笑了起来,多嘴道:“大夫,她不是小姐,只是我们太太陪嫁的丫头。
”大夫一怔,走了出去。
雪瑛回头瞪着小丫头道:“你说什么?”小丫头一见她的脸色,害怕地立刻后退了两步,嗫嚅道:“太太……” 当下雪瑛厉声道:“你们都给我记好了,翠姑娘是我的丫头不错,可在这个家里,跟你们比,她就是小姐!”众人害怕地点头。
翠儿大为不安:“太太,您别……”雪瑛回过头温存道:“妹妹,快说,这会儿想吃什么,只要是北京城里有的,我让他们给你买去!”翠儿心头一阵难过,有气无力道:“太太,您千万别这样,您要是这样,翠儿心里倒要不安了。
”雪瑛见她仍旧与自己这般生分,心也冷下来,半晌慢慢站起离开了。
翠儿眼睁睁地看着,半晌又哭了起来。
雪瑛不再过来。
翠儿病了好几天,有一日见午后阳光温暖,撑起身子走出房间。
她病后颇为虚弱,在廊中走了许久,慢慢到了后花园。
远远看见雪瑛一个人在偌大的花园里踽踽独行。
翠儿怔怔地瞧着她,心疼雪瑛,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般落下来。
她抹去眼泪,叫了一声:“太太……”雪瑛猛一回头,先是一怔,接着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道:“翠儿,你好了?”“太太,我好了。
”翠儿忍不住又要落泪,可赶紧硬生生地止住了。
雪瑛高兴地走到翠儿面前,笑着看她半晌,突然拉起她的手:“走走,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翠儿见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