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来一回,她再也不会识人不清,被人当作往上爬的垫脚石 第2章管家 出了繁香邬,往北边儿走数百步,便是正房筠园。

     穿山游廊两侧万红倚翠,繁花迷人眼,屋檐下挂着几只画眉鹦鹉,在花树掩映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一行丫鬟婆子徐徐穿过回廊,为首的薛亭晚梳着随云髻,穿了袭立领对襟绡纱长衫,下面是条月白色八幅湘裙,行走之间,珠花微晃,步摇轻摆,裙角微荡,别有一番袅袅婷婷的模样。

     惠景侯府乃是当今圣上献庆帝亲赐的府邸。

     侯府之中,有馆榭池台,曲折回廊,深潭静池,花木成荫,满目雕梁画栋,处处匠心独运。

    足以见献庆帝对惠景侯府的恩宠。

     薛亭晚的父亲惠景侯是当今皇上的亲表弟,原本这封号前还有个“闲”字,叫惠景闲侯,可见是个闲散不理政事的侯爵。

    薛母宛氏出身江浙一代的工商士族,因祖上捐银救水灾有功,外祖母被赐了二品夫人的诰命,族中子弟也被赐了一官半职,官职虽是挂名,终究是御口亲赐的荣宠,故而,余杭宛氏在江浙一代乃是极有分量的门第。

     余杭宛氏家底及其厚实,以一家之力便能撑起每年江浙税收总量的一半。

    据坊间传言,当年薛亭晚的母亲宛氏出嫁的时候,第一担嫁妆到了京城,最后一担嫁妆才刚刚从余杭出发。

     传言也许有些夸张的成分,可惠景侯薛尧满身恩宠,侯夫人宛氏家财万贯却是不争的事实,故而京城中盛传,这惠景侯府“缺什么就是不缺钱,吃什么就是不吃亏”。

     一行人又走了几步,停在正房花厅外头,上有一匾额,手书“紫筠堂”三字。

     费妈妈早早地便在外头候着,见了薛亭晚忙笑着道,“主母正等着姑娘呢。

    ” 紫筠堂。

     丫鬟挑了帘子,薛亭晚上前行了一礼,“给母亲请安。

    ” “虽说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可最近阿晚睡得也太多了些,我瞧着脸色有些泛红。

    ”宛氏抬了手,细细端详了自家女儿两眼,保养得宜的面容上带了分虑色,“你妹妹咳疾未愈,一会子请了郎中来府上诊脉,不妨也给你诊个平安脉。

    ” 薛亭晚是惠景侯府的嫡长女,下头还有妹妹薛楼月,弟弟薛桥辰,两人是双生子,只比薛亭晚小了两岁。

     薛楼月身子怯弱,每逢换季的天气便风寒感冒不断,眼见着汤药喝了数日,病症却一点儿不见好转。

     “母亲,”薛亭晚上前,抱着宛氏的胳膊撒娇,“阿晚真的无碍” “我看你是不想喝苦药吧”宛氏斜睨了女儿一眼。

     一旁的薛楼月“噗嗤”笑出了声。

     薛亭晚被戳破了心思,讪讪笑道,“都是母亲、父侯惯的呗” 丫鬟端着托盘,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