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不大习惯。

     倒不是不喜欢,只是难免有几分唏嘘。

     “对,是我,昨天我收到你寄来的信,上面留了你的号码。

    ” 朝夕是顾朝阳的笔名,上辈子他也叫这个,反正这个世界没有叫朝夕的知名作者,他就继续沿用前世的笔名了。

     长风的声音便激动起来,语气显得也热络几分:“是这样的,那篇文章我打算让它在下个月的《青年》刊登,汇款和样刊我会寄过来给您,还是信上的那个地址对吧?” 顾朝阳刚想说可以用银行卡,愣了下,这个世界虽然有银行卡,但实际它的作用和存折没区别。

     这段时间顾朝阳有时间就往外跑,在不断吸收知识的时候,也多少捡起来原主的记忆。

     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和他的不一样,虽然是叫华国,但因为没有天灾**,经济发展倾向更像是那些资本主国家。

     目前已经有了电子计算机,但它现在还像房子一样庞大,用途也不在金融而是某些航天科学研究上。

     顾朝阳要等到网络发展到之前那么便利,要先等到这个世界推动电子科技的人才降生才行。

     电话那边突然沉默下来,一直喋喋不休的长风总算察觉了不对劲,他试探性地问:“您是不是觉得稿酬不够高?” 其实他也觉得这个千字不高,但顾朝阳毕竟是新人,给新人和给那些名气颇大的老师价格自然不能一样。

     他毕竟是新进《青年》杂志,只是个小编辑。

     顾朝阳回过神来是:“没有,我挺满意的。

    ” 华国的经济十分繁荣,但因为地广人稀,加上国家调控做的好,最让年轻人头痛的房价并不高,一线城市市中心才一万左右。

    他这边房价也就小一千出头。

     除了房价低,其他东西的物价也没那么高。

     他刚到那会觉得3000华币一个月很少,但在镇子上待了些时日,就发现这个收入已经是镇子上中上水平了只要不乱花,3000他可以用两个月。

     不过书还是贵的,华国很重视教育,像《青年》这种杂志,也就足够财大气粗。

     当初收稿的那页纸上,长风写的是千字100-300。

     他是个没名气的新人,能够拿到千字150的价钱,已经算是高了。

     商量了一下改名的事情,长风又针对文章中的一些点咨询了顾朝阳,问他是否能够做修改。

     其实编辑的权利不小,不和新人作者说这些也没什么。

    不过长风是新编辑,很看重自己发掘的作者,态度就显得尤其客气。

     两方聊的很愉快,各自都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

     顾朝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