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关灯
所有人一下车不是回宿舍休息,而是直奔办公楼。

     因为研制任务的艰巨,蒋乔提高了工作时长,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两班倒。

     十六个小时是蒋乔的底线,不能再多了。

    她有信心在最后期限之前把三代半机造出来,没必要让组员苦熬甚至累死。

     蒋乔还没有进入自己的办公室就被圆脸短发神色焦急的谭湘拦住了。

     蒋乔习以为常淡定问道:“飞控组出什么问题了?” 谭湘飞快说道:“一个飞行状态我们给不出解决方案。

    ” 电传飞控最大的挑战就是数字技术,机械操作的方式改为计算机控制,这是一次革命性的跃升。

     电传飞控就是提前将可能出现的飞行状态进行分析整理、并给出解决方案、判断和应急处理、存储在计算机内,让计算机的处理器进行记忆。

    执行飞行任务时由计算机给出快速的控制指令,毕竟电流的速度比人的动作快。

     虽然三代机也是电传飞控,但三代半机涉及数十亿条飞控指令程序,海量的机械操作和飞控数据收集分析,所有的路都必须事先设定好。

     蒋乔给的设计要求是,每千万飞行小时出现一次故障才可以忽略,工作量不可同日而语。

     谭湘作为飞控专业组的组长,实在是解决不了,才会来找蒋乔这个大佬求助。

     蒋乔转身抬步说道:“我去看看。

    ” 创新是充满了趣味性的,任你自由地加减,而研发不是,它是枯燥无味日复一日地试错迭代,一毫米一厘米往前移。

     但对于研制组的人而言,他们感觉不到累,因为真正兴奋了是感觉不到累的,每个人都在激情燃烧。

     蒋乔坐了下来,慢悠悠地喝了口茶,也算是难得休闲时刻了。

     廖开遇好声好气说道:“蒋乔,要不你多学一行吧,你看看你才二十八岁,吸收新知识还是很快的。

    ” “有一位老前辈在大学时,可是学历史的,物理只考了五分,最后却改行成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物理科学家。

    你看,物理和历史差得那么远,都能行,发动机和计算机差得也不是很远嘛。

    ” 其他专业组都在平稳地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只有发动机专业组在不断地失败,从未成功过。

     矢量发动机可是发动机界的最高工艺,喷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转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能大大地提高战机的机动性。

     发动机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让廖开遇陷入最后没有发动机可用的恐慌中,他都病急乱投医,想要蒋乔去造发动机了。

     蒋乔把茶杯放下,抬眼看着说道:“我读博时的工程院,有航空发动机工程专业,你以为我没有动过去偷师的想法嘛。

    ” 她能不知道矢量发动机有多难研制吗?可是她无能为力,她以前不是没有试过把相关的发动机设计制造的专业书啃了下来。

     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