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趣图 第一部分 后记 莫骇泥犁多变相(大结局)

关灯
当世名臣、名士、名儒在内的百多位文人争相题咏,最后竟达八十四篇,两三万言之巨。

    可两峰自己却一反常理,并未留款也不曾为此作写下片言只字,然而他对这套册页又格外珍视,至死都没让它们离开过身边。

     而较之传闻逸事,《鬼趣图》册页本身更是妙不可言,这八幅小影迷离变幻:有红颜绝色之鬼、有形销骨立之鬼、有白骨嶙峋之鬼、有烟形雾态之鬼……其貌栩栩如生,其趣入骨三分。

    有意思的是第六幅中头大如斗之鬼,他屡屡被一衣带水邻邦的画家们引入浮世绘画作,甚至今市子《百鬼夜行抄》中《雪路》一章里也能看到他的身影——匍匐在被袱之上,循着气息呼叫着“蜗牛在哪里”。

     一一看来,这组鬼怪变相图不真不假、不幻不实、不有不无,简直就像是附着着魔性一般,会在你看第一眼的时候攫住你,会在你细细欣赏的时候沉溺你。

    这便是《鬼趣图》之“趣”吧。

    虽然所谓的“鬼趣”当为鬼道,为佛教轮回六道之一,但我以为在这里亦可解作“趣味”之“趣”——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闲来玩味《鬼趣图》册页之“趣”,有人说所画正为青眸两峰亲眼所见,谓“这就是鬼”;有人说这分明是烛照尘世借幻讽真,谓“这就是人”。

    其实人而鬼、鬼而人,是人是鬼究竟有多少区别呢?更何况两峰生活的时代,本来就是个“鬼怪横行”的时代。

     ——《鬼趣图》册页上落下最初题咏之时,正逢《聊斋志异》付梓开雕。

    《聊斋》艳异奇巧,新开一代文风,而《阅微草堂笔记》冷峭清幽,可谓志怪小说之绝品,足以与之并峙,其作者纪昀恰恰有十二韵的题画诗落于两峰《鬼趣图》上。

    还不止于此,册页间还有一首题咏写道:“我纂鬼怪书,号称《子不语》。

    见君画鬼图,方知鬼如许。

    得此趣者谁,其惟吾与汝。

    ”这个“得趣”的会心人正是袁枚!《子不语》和《阅微》一南一北两大鬼书与《聊斋》鼎足而三,又有两峰以鲜活的画面与这些成功的文字作品相互发明,为它们作最直观的注解,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