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关灯
    我从脚手架钻进去,直起身,灰头土脸。

    我抖了抖衣服,从包里翻出面巾纸,打算擦下鞋,一抬头,双膝都软了。

    我正对着的是cao场,防护网很高,门神般站着,铁丝隔成的菱形格如一双双眼,俯视我,凌厉如庙里的天王。

     等到我穿越整个cao场,没有任何防晒措施,被太阳照着,终于站在面试的二层楼前,我竟想哭,但还要给自己打气:要谋生存,谋不喜欢也未必能得到的一份工作,以后,还都要全靠自己。

     面试时,主考官告诉我,这是一家挂靠知名高校的培训机构,包吃住,收入不错,但一个月放假两天,平时不许进城。

    你能接受吗?我说,我考虑考虑。

    我考虑的是,这也许是我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底。

     回去的路,我靠在9字头长途车的高高靠背上,看见附近有个驾校。

    人们歪歪扭扭地练车,一如我歪歪扭扭地涉世、在这城市爬行。

    我想:这就是我要来的北京吗?离开家乡,离开家人,一意孤行要奔的“京津沪”吗? 辗转反侧的夜,还好,很快被一封邮件拯救。

     第二天,我就去给我发邮件的另一家国企面试,古色古香的街道,中式建筑,对口的文字工作,我真想当场签下卖身契。

     一切异乎寻常地顺利,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好几轮,但最后,我接到通知,“不要女生”。

     2005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北京和平门外一栋瓦灰色的楼前。

    我告诉传达室老伯,我要找某某,具体什么事,见了面才能说。

    某某是该单位最大的领导。

    我面色从容,态度坚定,老伯竟然放行,我把这话又原样复述给某某的秘书。

    事情比想象的甚至设计的还顺利,我敲开某某的门,绕过人力资源部,自荐成功。

    “你的勇气,我喜欢。

    ”某某上上下下看我一会儿,喷出一口烟。

     我不想去另一个北京,不想去驾校边的荒地,不想被防护网俯视,我只能这么放手一搏。

    接着是签约,人力资源部经理提醒我:“你看仔细了。

    ”我忙不迭点头,却还是无心翻阅十几页的合同,毫不犹豫刷刷签上大名。

     春风十里,虽然春天已尽。

     这时,我才来得及把这条古色古香的街看仔细。

    明清民国现当代,多少名人走过这里,我最喜欢的作家三毛在四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