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反而是沈攸和沈安侯的关系越来越好,经常一块儿约着去上将军府找楚舅舅喝酒打架,也不知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精神。

    林菁倒是一点儿都不反对,每次都笑眯眯的送他出去,毕竟男人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不经过捶打和锻炼,怎么能恢复上辈子漂亮的八块腹肌呢。

     食色性也,莫过如此。

     喝过腊八粥,也就到了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虽然有狐裘护体,但林菁还是觉得不适应,无限怀念后世的空调和暖气。

    尤其是这个辣椒胡椒花椒统统没有的年代,光靠着茱萸那点儿味道,连个安慰都够不上,纯粹的聊胜于无。

     沈安侯虽然口里嘲笑她,心里还是挺担心的,生怕冻坏了减龄了十岁的真-小媳妇儿,在围着屋子转了几圈之后,他老人家终于下定决心:“你知道土炕不?咱们也盘一个吧。

    ” 林菁虽然是北京人,但真没用过土炕,只知道是砖头垒成个长方形,上头铺上保温土,下头烧着柴或者碳加温。

    她有些迟疑的问:“那个真好用?难不难啊?” 难倒是不难,就是得拆屋子,澹怀堂不好大动,但耳房就好说。

    石灰石和粘土都不难找,沈-什么都会-安侯先是亲自教了家内坊的工匠们做出一批青砖来,又不辞辛劳的想法子烧出土法水泥,将这一堆东西拉回沈府,堆在耳房旁边,摩拳擦掌的准备动工。

     这么大的动静楚氏肯定是得了消息的,早在动工之前,林菁和沈安侯就给她汇报过。

    她如今认定了儿子有宿慧,因此只觉得好奇,想着如若真有用,以后让老大给她在福德堂也做一个出来。

     沈安侯做好施工图,量了尺寸,带着几个工匠就忙活开了。

    搭砖垒墙的活计不难,唯有烟道如何设计要复杂一些,不过也只是多费些功夫罢了。

    不过三五天时间,崭新的火炕就盘好了,桦木做炕沿,黄花梨木的小炕桌,底下有个口子添柴加火。

     和轻纱幔帐的架子床相比,火炕显得朴拙了许多,然而却当真是暖和。

    楚氏也被沈安侯小两口拉来坐了一会儿,果断爱上了这个温度,当即让人在福德堂也空出一间耳房来,改造成这般样子。

     沈安侯秉着好东西要分享的原则,不仅老太太的院子,便是老二老三和几个孩子那里也给他们盘了炕,又吩咐烧火的婆子注意火候,别烧的太热也别让它凉了,另外就是要定期检查烟道是否通畅,万万不能疏忽。

     连上将军府上都被沈安侯和沈攸领着匠人带着材料去了一趟,赶在年前帮他们家也盘了几个火炕。

    楚怀血气方刚倒是没什么所谓,只当孩子们一片孝心。

    对此最感激的要数楚大郎,他媳妇儿郑氏与四个月大的儿子实在是太弱小了,害得他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们染上风寒,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