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关灯
丧钟响,举国同丧,天下缟素。

     而丧钟敲响时实际上已不是皇上殡天当日,而是停尸三天小殓之后,已经移驾入殡宫,预备葬仪了。

     殡宫之中停着两台棺木,一台装着先皇,另一台装着先太子。

     小殓后便是大殓,沈兰息受遗诏,作为新帝灵前即位。

    只欠一道登基的程序,他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不过沈兰息如今虽然还未登基,却已经有新帝的权力,自然也要扛下新帝此时的责任。

     无论早中晚上,他都要在灵前举哀祭拜。

     周寅的身份便很尴尬了。

    她是先皇钦点的太子妃,但没能与先太子成婚,先太子便不在了。

    这时候她守灵也不是,不守灵也不是。

     宫中并没有出现她的身影,不过在国之大丧时也不会有人将注意力放在已故太子的太子妃身上,事情便就这样过了。

     与戎狄的战争并不会因为皇上驾崩而停止,战时一切丧仪从简,倒是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出殡下葬,拟了谥号,便是新朝。

     当沈兰息正式接手朝中之事,他才感受到原来丧仪时日夜不能合眼已经算是休息。

     奏章积攒了成山的高,他需要尽快用蓝笔批阅后分发至各地。

    然而他从未被教授过改如何处置这些,要想学习这些,便要向那些辅政大臣们低头。

     沈兰息自己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并不想立刻向大臣们低头。

    他是新帝,他们是大臣,这本就是他坐上皇位后的第一次博弈。

    如果立即低头,这头便要一直这么低下去了。

     他决定逞强一次,叫大太监找来过去父皇批阅过却因种种原因未曾发出废弃奏章供他参考学习。

    他开始试着学习父皇的处理方式来批阅奏折。

     越是孤立无援的时候他便越想念周寅。

     若是阿寅在,一定会温柔地鼓励他,悉心地陪伴他,认真地为他出主意。

     新帝只需守孝二十七天而非二十七个月,二十七天后便能行登基大典,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

     沈兰息作为没有妻妾便登基的帝王,后宫之事成了大臣们最关心的事情。

    他本就体弱,天生有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大雍皇族便绝后了。

    当务之急是新帝一定要尽快留下自己的后代,这样才能让人安心。

     早朝之上,大臣们同气连枝,试着向新帝提及此事。

     新帝与大臣们尚在磨合期,还未能找出最合适的相处之道,关系十分微妙。

     大雍如今只剩下这么一个皇帝,只要他不是十分过分,别朝著作死的大路上一往无前,大臣们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忍让了。

    他们也不指望他能做一个什么样的明君,不做昏君就很好。

     但同时沈兰息作为什么经验都没有的皇帝,大臣们又试图掌控他。

    毕竟如果皇上向臣子低头,大臣们的地位上升……为人臣子,哪一个没有野心?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当然不会做出什么取而代之的事,但能够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何乐而不为呢? 沈兰息闻群臣提及婚配之事,向来不大发表意见的他终于动了动唇。

     众臣见他罕见地有话要说,纷纷垂首静听。

     沈兰息淡淡道:“孤心中已有皇后人选,诸位不必着急。

    ” 大臣们反倒纳罕,心道这新帝平日里看起来不近女色极了,真是很让人担心他在寺庙中长大也长成了和尚,这会儿竟说他心中已有人选,实在叫人意外之余也……更加担心了。

     担心他看中的究竟是哪家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