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小
中
大
他朝李承泽伸出食指,还在空中风骚地勾了勾,“走吧。
” 澹泊书局江南分院秩序井井有条。
李承泽和范闲穿过长廊,今日书院休业,院内无人,他俩便牵着手晃悠。
范闲说可以再建一个试阅室,给暂时买不起书的百姓提供些点心,这样不叫施舍,叫做雪中送炭。
李承泽同意,还说自己要在院内再建个刊物室,用以收集记录民间流传的趣事逸闻,将南庆的民间文化习俗都保留成册。
“人可以死国可以亡,但结晶的文明长存不灭。
而要永久保留一种文明,用文字记录是最简便的方式。
”李承泽说。
“文明可不见得都是好的。
文明会吞噬另一种文明,还会变成收买人心的工具。
你如何知道你记录下的文字不是祸根?” “纸笔无罪,就由后人来评说吧。
” 范闲说:“在‘仙境’,记录文明的方式不止纸笔。
还有照相,录音,视频……也许因为方式多了,人们反而对此不甚在意了。
” “视频?” 范闲让李承泽学他的手势,两只手拼成一个方框。
他解释说:“一切的建筑、花草树木、声音、天气、颜色、人都可以被记录下来。
把夏天录下来,藏进书柜里,等待寒冷的冬天里再翻出来重温。
” 他引着李承泽往后院走去,李承泽紧紧盯着用手指构成的方框内部,他看见他花心思在庭院里种下的夹竹桃和紫藤萝,看见他平日里最爱去读书的院长书房,他看见范闲的背影,领着他穿过庭院,穿过书房,穿过黑暗,面前豁然洞开—— 李承泽放下双手,忍不住笑了起来。
往日里他笑得颇有余裕,此刻却是笑得微微低下头,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他看见了范闲送给他的礼物。
“全球第一座玻璃房……若若起的名,就叫琉璃亭。
”范闲打了个响指,得意地挠着李承泽发烫的手心。
书局本就坐落西湖,后院往外看去便是杨柳白堤与蓝天下的淡色湖面。
范闲在原本眺望亭的位置建了一座四面透明的宽大玻璃浩室,此刻便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映衬着室外波光粼粼的湖水,宛若天上宫阙。
李承泽继续举起他的双手充当“摄像机”,他慢慢走近琉璃亭。
叶轻眉给南庆带来了玻璃制品,他也在皇宫中见过不少玻璃烧制的精致器皿,却未曾见过如此大面积玻璃铺成的奇思妙想。
但这琉璃亭却也在细节中处处透出设计者的用心。
框架结构依旧采用南庆常用的红黑木材,屋顶也用玻璃搭成类似眺望亭的尖顶,周围载了一圈新移来的柳树用于挡住外部的视线,因而在古色古香的书院后部却毫不突兀,与西湖融为一体。
‘仙境’与南庆的杂交,果然是范闲的风格 “拍得怎么样
” 澹泊书局江南分院秩序井井有条。
李承泽和范闲穿过长廊,今日书院休业,院内无人,他俩便牵着手晃悠。
范闲说可以再建一个试阅室,给暂时买不起书的百姓提供些点心,这样不叫施舍,叫做雪中送炭。
李承泽同意,还说自己要在院内再建个刊物室,用以收集记录民间流传的趣事逸闻,将南庆的民间文化习俗都保留成册。
“人可以死国可以亡,但结晶的文明长存不灭。
而要永久保留一种文明,用文字记录是最简便的方式。
”李承泽说。
“文明可不见得都是好的。
文明会吞噬另一种文明,还会变成收买人心的工具。
你如何知道你记录下的文字不是祸根?” “纸笔无罪,就由后人来评说吧。
” 范闲说:“在‘仙境’,记录文明的方式不止纸笔。
还有照相,录音,视频……也许因为方式多了,人们反而对此不甚在意了。
” “视频?” 范闲让李承泽学他的手势,两只手拼成一个方框。
他解释说:“一切的建筑、花草树木、声音、天气、颜色、人都可以被记录下来。
把夏天录下来,藏进书柜里,等待寒冷的冬天里再翻出来重温。
” 他引着李承泽往后院走去,李承泽紧紧盯着用手指构成的方框内部,他看见他花心思在庭院里种下的夹竹桃和紫藤萝,看见他平日里最爱去读书的院长书房,他看见范闲的背影,领着他穿过庭院,穿过书房,穿过黑暗,面前豁然洞开—— 李承泽放下双手,忍不住笑了起来。
往日里他笑得颇有余裕,此刻却是笑得微微低下头,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他看见了范闲送给他的礼物。
“全球第一座玻璃房……若若起的名,就叫琉璃亭。
”范闲打了个响指,得意地挠着李承泽发烫的手心。
书局本就坐落西湖,后院往外看去便是杨柳白堤与蓝天下的淡色湖面。
范闲在原本眺望亭的位置建了一座四面透明的宽大玻璃浩室,此刻便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映衬着室外波光粼粼的湖水,宛若天上宫阙。
李承泽继续举起他的双手充当“摄像机”,他慢慢走近琉璃亭。
叶轻眉给南庆带来了玻璃制品,他也在皇宫中见过不少玻璃烧制的精致器皿,却未曾见过如此大面积玻璃铺成的奇思妙想。
但这琉璃亭却也在细节中处处透出设计者的用心。
框架结构依旧采用南庆常用的红黑木材,屋顶也用玻璃搭成类似眺望亭的尖顶,周围载了一圈新移来的柳树用于挡住外部的视线,因而在古色古香的书院后部却毫不突兀,与西湖融为一体。
‘仙境’与南庆的杂交,果然是范闲的风格 “拍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