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的白瓷梅瓶,羊脂玉滚狮熏炉,贝母浅雕插屏,件件看起来价值不菲。

     ‘餐桌‘是张巨大的白玉长案,叶九思坐在主位,周围坐着年深等’正牌‘客人,席上宾客个个锦带华裘,衣着光鲜,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年轻显贵,此刻至少有半数都聚集在此,颇有冠盖满京华之感。

     顾念、杜泠和萧云铠等人则距离主桌稍远,每人单独一案,坐在第二排,现场像他们这样的‘大佬挂件’不在少数,除了第二排,甚至还有第三排。

     门口两侧的角落里摆满了古琴、琵琶、箜篌、排箫等乐器,那是‘现场乐队’的位置。

     琴瑟声起,侍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流水般的将各色盘盏摆满了长案,炊金馔玉,现场的氛围瞬时就热闹起来。

     金乳酥、蜜甜雪、海棠花点、玉露团、水晶龙凤糕、鹿锦天酥、玉铃炙、过门锦、梨花羊羹,顾念面前的桌案也眼花缭乱地摆了半案,令人目不暇给。

    头菜主要以各色小点、冷盘和炸肉为主,方便佐餐下酒,但看着那造型精美堪称艺术品的点心,一时都让人不忍心下筷子。

     不光餐点精美,食器更是讲究。

     水晶蕉叶杯、金质盘盏、金头象牙箸,虽说位置在后面,顾念桌案上的餐器仍旧是奢华的金玉材质,工艺精美绝伦,随便一件放到后世的博物馆里都可以当作镇馆之宝。

     侍酒的还是那两个模样艳丽的胡姬,阿左和阿右。

    两人端着执壶,笑意盈盈地穿梭在白玉桌案周围。

     乐声奏起,一艘画舫自对岸缓缓而来,停在距离水榭不远处,数十个淡绿色襦裙的妙龄女子走到画舫顶部宽大的平台上,蹁跹起舞。

     顾念他们自然是没有胡姬侍酒的,但酒水却不少,除了案上的香饮子,还有摆在他和杜泠中间的三个酒壶。

     金执壶里的酒澄澈透明,味道甘冽,不过酒精浓度不高,口感肖似后世的清酒;鎏金银壶里的酒颜色乳白,入口有椰子奶香,明显是在酿造过程里加入了椰肉椰浆的缘故,还有一个瓜棱壶里是红葡萄酒,可惜应该是没有醒酒直接就端上来了,酒香不够,味道寡淡。

     年深又让胡姬将自己面前的白玉壶端给了萧云铠,萧云铠喝过之后直呼好喝,递给了杜泠分享,杜泠又给顾念倒了一杯。

     杯子里的东西黑漆漆的,顾念第一眼还以为是可乐,入口也的确有股子药味。

     杜泠端着蕉叶杯,小口轻呷,“你小子今天赚到了。

    这叫龙膏酒,番邦献给圣人的贡品,每年只有八坛。

    据说是用奇兽之骨加诸多奇材泡制而成,补心血壮筋骨,轻身延年。

    ” 什么龙膏酒,顾念摸了摸鼻子,那不就是兽骨泡的药酒? 几人互斟对饮,也算自得其乐,反正除了年深和杜泠、萧云铠,顾念基本谁都不认识,也不用应酬,就当看一场古代歌舞音乐会了。

     顾念右边的几人颇喜欢聊天,一会儿议论着主桌上某门下侍郎弟弟身上的衣料如何难得,一会儿又说起户部尚书前几日花了数千缗买画,大约仗着离主桌远,他们也没压低声音,没多久顾念就听了满满一耳朵的八卦。

     不多时,那群绿衣少女舞毕退场,一个穿着血色罗裙的漂亮少女出现在画舫平台。

     “红罗!”立刻有人喊出少女的名字。

     少女盈盈一拜,莲步款款走到表演区的中央,红唇轻启,歌声婉转清丽,珠圆玉润,妙如仙音。

     “红罗不愧是三大都知之一,这嗓子真的绝了。

    ”坐在右边的两人又开始发‘弹幕’,顾念这才知道,画舫上唱歌的那位少女,是平康坊跟楚娘齐名的三大都知之一,楚娘精于舞蹈,红罗则善歌,还有一位叫兰珠的,书画双绝。

     “今天真是有福了,既能见到陆子清,又能听到红罗的霓裳曲。

    ”另一个人也附和道。

     “说起来,陆子清确实不愧为四大世族之首陆家的嫡子,才二十一岁就做到了礼部侍郎的位置,那可是正四品。

    ” 顾念筷子上的鹿肉微微颤了颤,谁? 四大世族之首,陆家的嫡子,陆子清? 那不就是………陆溪!!!!! 他不是一直在称病没出门吗?病居然好了? 作者有话说: 顾念:美食使人快乐~ 备注:1、折扇:关于折扇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

    ”,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

    ”。

    甚至还有人为起源更早,“腰扇”之名早见于东汉,写作“要扇”,其物则先秦已有之。

    东汉·高诱注《淮南子·泛论》中“周人墙置翣”(翣,扇子古称),言:“周人兼用棺椁,故墙设翣,状如今要扇,画文,插置棺车箱以为饰。

    ”晋·张敞《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供漆要扇,青竹扇各一。

    ”另外还有说法是折扇出现在唐代或北宋,是由日本、高丽进奉而来的舶来品。

    本文设定是自古有之,遵循第一种说法~^-^ 2、折扇制作的奇巧之技非常多,文中提及的扇骨藏牌(32张),扇钉内藏色子都是据说明代宫廷确实出现过实物的~ 3、点心名称部分出自烧尾宴食单,随手搜了些现代巧手大厨做的花点图片和1972年出土的唐代点心照片放在微博,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去望梅止渴~^0^ 4、龙膏酒: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

    此本乌弋山离国所献。

    ”宋李觏《麻姑山赋》:“御龙膏之酒,倚云和之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