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兆青很少和福利院其它的小孩儿们一起玩,特殊的经历让他的性格延续了上一辈子的胆小怕事,又因为孩童的身体里装着一个成熟的大人而略显温吞沉静。

     奈雯修女一直认为是兆青作为弃婴的背景造成了他性格里的忧郁,实则是兆青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积木、弹纽扣和堆泥巴。

     每一年的成长,不是把一岁的兆青变成了两岁的兆青,而是把三十五岁的兆青变成了三十六岁的兆青。

    这当然是兆青在深处对于自己的认知,在旁人眼中他仍然是个安静又贴心的小孩儿。

     五岁的兆青在外人看起来像是‘天才’。

    他的学习能力极强、阅读量也远超同龄的小伙伴。

     兆青现在才知道小孩儿的身体太难控制,他‘上辈子’英文花体字写的不错,但没有练习硬笔书法中文写的顶多算规整,他很庆幸终于有机会修正一下自己的字迹。

     作为东方人兆青的成长速度显得比同龄的小伙伴要慢,个子矮矮小小的,所以奈雯修女还给他取了个小名,叫了他两年小小。

     等到能说话后兆青选了个合适的时间自己说出了这个名字。

    奈雯修女很开心他会有想要的名字,在福利院记录的大名就被确定下来,是兆青的英文发音。

     兆青曾长时间的在镜子前端详过自己的相貌。

    他眸子是蜜色的,头发颜色是浅淡的褐色,人很白、骨骼里仍带着东方人的纤细。

    鼻梁很挺拔、眼窝不算深,看起来有点儿像小混血儿、又很像换了个发色眸色‘上辈子’自己的幼年版。

     六岁的兆青被一对儿刚过五十的夫妇收养,离开了福利院搬到了西雅图。

     理论上很少有这样大年纪的夫妇到福利院做领养手续,在人生的暮年选择新的家庭成员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康纳夫妇也是可怜人,两年前一场车祸夺走了他们唯一的儿子,并带走了他儿子的家庭,包括他们的儿媳和还在襁褓里的孙子。

     康纳夫妇太孤单了,需要一个寄托。

    他们身体还算强健觉得再拉扯大一个孩子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有爱和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屋檐下需要一个孩子。

     刚好,奈雯修女这里孩子都需要一个家庭。

     兆青在领养者来时都站在最后,他不在意是否会被人领养。

    他知道福利院会收取社会的帮助,安排到了年纪的小孩儿去上学。

    只要有再次系统的学习机会,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能力会平稳的度过这段新的人生。

     但上天没给兆青享受孤独的机会。

    康纳夫妇对兆青非常有眼缘,尤其是康纳太太抱着这个瓷娃娃一样的带着华夏血统的小男孩儿无法撒手。

     康纳太太带着慈祥的笑容、期待的眼神问兆青:愿不愿意和她回家。

    兆青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