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份名单(3)

关灯
烟盒里抽了根烟,就这么含在嘴里,也不点着。

     “这个人叫张鹤生。

    ”曾养甫说道。

     “不认识!” “那你知道道教吗?” “我只知道它是本土宗教,鬼怪,炼丹之类的。

    但很抱歉,我是个无神论者。

    所以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

    ”杨开直言不讳。

     “不,不,不。

    我并不是想让你对这些感兴趣。

    只是想阐明一下,这个人,这个故事,要从这个宗教说起,既然你对道教不甚了解,那么我就多唠叨几句了。

    ”说到这,曾养甫清了清嗓子。

     “道教,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人李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相传李耳活了一百多岁,而后成仙。

    从宋代开始,被尊为老上老君。

    他所写的道德经,被公认为道教的思想之源。

    ” “中国历来是个新鲜事儿频出的国度,各种各样的仙鬼传说数不胜数。

    四仙,即狐仙,蛇仙,黄大仙,刺猬;厉鬼等等超自然事物均被老百姓视为不祥之物。

    有需求就有满足,道术便在此时逐渐成型。

    所谓道术,讲求以驱为主,以降为佐,其原理大概是激发人体本能的潜质或者是借助某些符咒的特有力量,驱散或者说赶跑某些在人们眼中不吉利的东西。

    ” “宋代以后,道教分化,形成了北方全真教,南方正一教两派分庭抗争的局面。

    由于全真道士主张结丹修炼,而正一道士主张画符驱魔,二者思想观念不同,再加上都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玄门正宗,所以常年冲突不断,互相敌视。

    到了民国时期,灵异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社会需求量也因此不断加大,道教终于发展到了全盛时期,两派道士也纷纷走出深山,踏入现代社会。

    更有阴阳先生,算命先生,观花婆婆等同类型职业活跃于街头巷陌。

    只可惜,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曾养甫叹了口气。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