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12节

关灯
    了过来,但是这个不能停。

    必须要找点事干,不然不得被其他官员弹劾渎职啊。

     要知道自己目前还挂着兵部侍郎的职位,要是不想去兵部履职,就要找一个其他的差事遮掩。

     “陛下,臣也知道此事消费巨大。

    但是修得此书,不但可以让我崇祯朝在历史上留得偌大名声,还可以趁机打探其他国家的虚实。

    ” “我们前期先小范围开工,人数也就几个人而已。

    等到我大明财政好转,再大规模的开展。

    ” 崇祯也思考了一番,李适的提议的确让他很心动啊,特别是那句“让崇祯朝在历史上留得偌大名声。

    ”。

     反正开始也就几个人,用不到多少钱,等到财政好转再大规模开展。

    要是最后成功,也是自己朝的功绩。

     想到这里崇祯便说道, “李卿言之有理,那就由你组织人手开工吧。

    但是切记千万不要用了过多的银两。

    ” 李适露出笑脸,搞定收工。

     李适见目的达到了,就告辞而去。

     一路上全是走路,再次回到了翰林院,李适感觉自己的双腿好像灌铅了一样重,看来原主的身体不怎么样啊。

     李适当即召集了高尔俨,马鸣禄和董国祥三人。

     三人喜不自胜,终于混到了一份差事啊。

     当即几人便开始商议如何开展,目前经费严重不足,就只有先修周边的国家。

     但是也没有办法到当地去考察,就算是有经费大家也不愿意去,这一去就是数年,回来后早就沧海桑田了。

     又不能去,就只有在京师找人问询了。

     正好京师的鸿胪寺的会同馆,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使节。

    当然也就是朝鲜安南这些国家,像西方那些国家没有特定的旨意是不能上岸的。

     于是李适在黄景昉那里申请了一间大殿,大明崇祯朝的万国志修书行动正式开始啦。

     高尔俨,马鸣禄和董国祥三人不知道的是,他们三人在埋头苦修,而李适却在朝堂上叱咤风云,不可一世。

     第19章督察院打熬拳脚 第二日,李适早早便来到了翰林院。

     自从昨日魏藻德的出现,给李适提了一个醒,自己不能懈怠啊。

     虽然自己可以不干事,但是要让人看到自己勤政啊。

     于是李适到了翰林院后,就到处走动,和其他人打招呼,证明自己来得早。

     等逛了一圈回到了办公大殿,高尔俨几人都开始工作了好一会。

     见李适姗姗来迟,马鸣禄忍不住问道, “李大人,怎么现在才来啊。

    ” 李适宛然一笑, “本官天不亮就出发,早早就来到了翰林院。

    你们也知道我身兼数职,日理万机,一天只工作八个时辰(明朝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 马鸣禄见李适说得一本正经,但是总感觉不对劲呢。

     “那李大人,你要和我们一起修书吗。

    ” 李适摇摇头, “修书这么神圣的职业,昨晚我都没有沐浴,岂敢动笔,还是以后再说吧。

    ” 马鸣禄动了动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