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6节

关灯
    前专门给黄景昉写了一封信,让黄景昉照顾一下自己的独子李适。

     没有想到李适也很争气,居然考中了崇祯十三年的榜眼。

    当然崇祯十三年的考官之一便是黄景昉,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便宜关系。

     于是李适便顺利进入翰林院,翰林院的老大黄景昉也对他很是照顾。

     李适在翰林院的两年安安静静,从不惹事生非,对此黄景昉很是满意。

     但是李适突然暴起,让黄景昉很是猝不及防。

    今天的朝会黄景昉都没有去参加,本来就对李适去参加朝会颇有微词。

     但是没有想到李适居然在朝会上大放厥词,虽然得到了皇帝的宠信,但是也得罪了一大票实权官员。

     你以为李适看似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破格录用,但是这里面有很深的水啊。

     本来翰林都有在翰林院干满三年的铁律,李适不过区区两年便被皇帝做了其他差遣。

     这让很多熬资历的翰林很是不满,更是让满朝大臣不满。

     第10章将黄景昉打造成自己的工具人 再加上皇帝给了兵部侍郎的差遣,估计要被言官给喷死。

     你从编修变成侍读学士还情有可原,毕竟还是在翰林院内晃悠。

     但是又来了一个兵部侍郎,这完全就是打破常规,如何能忍。

     于是正在李适得意这会,已经有数十封弹劾李适的奏章正在酝酿之中。

     李适没有想到黄景昉这个伯父对自己如此真挚,不由说道, “黄老头,我给你安排个新官职当当,你看如何?” 黄景昉顿时炸毛了,什么?老头?我才刚刚四十六岁好吧,正值壮年好吧。

    你李适自身难保还大言不惭说给我安排个新职位。

     黄景昉很想说,贤侄脑袋秀逗了吗。

     “没大没小的,我堂堂翰林院詹事,需要你来安排,你还是想办法把你屁股上的屎给擦干净。

    ” “我想大概这个时候数十封弹劾你的奏章已经在路上了,要是皇帝顶不住压力,你就等着打包东西回老家吧。

    ” 李适呲牙咧嘴一笑, “你放心吧,皇上现在对我信任有加,断然不会如此。

    皇上还等着我给大明续命呢。

    ” 黄景昉也是嗤之以鼻,怎么以前没有发现这个贤侄如此孟浪啊。

    看来自己还是要好好教育他一番,免得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当年的袁崇焕,皇上也是对他信任有加,最后还不是落了一个凌迟的下场。

    还有卢象升,也免不了一个战死沙场的下场。

    还有当年威风一时的督师辅臣杨嗣昌,还是免不了被追责,悲愤而死的下场。

    ” “小子,这官场的水可深了。

    你还年轻,我怕你把握不住。

    ” 李适当然知道这个伯父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我李适能和他们比。

    堂堂穿越者,站在上帝的视角,要是还不能干一番事业,那就真的太菜了。

     “他们是他们,我是我。

    他们落得如此下场,是他们太菜了,我和他们可不一样。

    ” 黄景昉苦笑着摇头,“很多人都像你这么说,其实还比不上他们几个。

    ” 李适懒得和他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要知道现在是崇祯十五年的五月,在六月的时候内阁将要大换血。

     连续两次的战败,很多老臣都看到大明危矣,再加上皇帝更加喜怒无常。

     很多人都想要保持自己的名节,免得阴沟里翻船。

    就以年老体衰为由纷纷请辞,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