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这是又开始犯犟脾气了啊? 朕差点被他气一个倒仰。

    但再转念一想,若是谢镜愚更关心他的脸面,当初也不会把一句“臣好南风”当众甩在金殿上了。

     “此事容后再议,”朕不由分说地转移了话题,“继续讲讲永济渠。

    ” 虽说朕把这事儿指派给谢镜愚时他颇是推脱了一番,但如今确定要做,他也说得头头是道。

    朕早前已说过要疏通河道、拓长沟渠、铁牛分水,他自行钻研了几日,计划在此基础上贯连边上的淇水和清河。

     “……淇水和清河均乃古魏河道,疏浚即可,并不用再行开挖。

    ”谢镜愚道,“另外,无论淇水、清河还是永济渠,届时都需年年定时清淤,不然便是前功尽弃。

    ” 除去州府之重偏移,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朝代更迭、战火纷飞使得水渠河道无人照管、进而导致工程荒废。

    如今天下太平,一时半会儿也蹦不到天上有飞机海上有游轮的时代,朕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是自然。

    尽量早些竣工,之后交由各地漕运维护就是了。

    ” 谢镜愚点头领命。

     不过多时,一行人抵达近山顶,洛口仓巨大的斗笠形圆盖甚为显眼。

    绕着它走一圈很容易,然而里头纵深极远,朕目测了下距离便放弃了。

    “直接上黑石关罢。

    ” 作为要塞,黑石关自然比鹳雀楼更适合极目远眺。

    不仅洛府、黄河、洛水都尽收眼底,甚至能沿着大运河望到极南之处。

    其上船只来往繁忙;美中不足的是,运河中段也有淤积,便时断时续的。

     “朕听闻,运河畅通时全程可过龙舟,可现在……”朕说着,微微摇头,“谢凤阁,你可要看清楚了,毕竟这运河早晚也是你的事。

    ” 运河横贯南北,头尾连接河南道洛府和江南道钱塘郡,穷尽先人数十年之力、百万人之工。

    如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落在朕肩头的担子已然轻松得多。

     若说永济渠还能将大部分事务交给蒲州州牧郭化去做,运河就不然,必定得尚书省全程统筹谋划,三年能做出个眉目来都算快的。

    事务固然繁重;可从另一方面,要担如此大任,非得尚书省长官不可了。

     朕这么说无异于变相许谢镜愚那个最令人垂涎欲滴的宰相之位,然而谢镜愚听了这话,面上却不见喜色,反而愈发凝重。

     “怎么,觉得事情太多了?”朕问他,有点纳闷。

     谢镜愚摇了摇头,复又深深一拜。

    “陛下愿托臣重任,臣自是感激不尽。

    ” “是么?”朕略有怀疑,“朕瞧你不怎么高兴啊?”朕顿了顿,又补充:“若有什么难处,谢凤阁尽管说出来,朕自会仔细考虑。

    ” “陛下多虑了,臣没什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