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投得明主
关灯
小
中
大
下,关羽沉默片刻,眼中现出一缕孤傲之色,淡然道:“我青龙刀下不斩无力还手之将。
”说罢,撇了太史慈一眼,拨马而去。
此时张泽率众已到太史慈身后,太史慈连忙命张泽领人将管亥擒住,五花大绑起来。
又命张泽等人四处大喊:“管亥已经被擒,余者投降免死!” 随着管亥落马被擒,此战已无悬念,众黄巾纷纷投降,孔融也率北海城内官军出击,战局更成一边倒局面,半个时辰后,北海解围之战完全结束,刘备以2000人马,破黄巾5万之众,擒获管亥,斩杀千余,降者4万多人,自损人马600余。
北海城内,太守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厅内已摆下庆功酒宴。
北海太守孔融,从事王修(字叔治,孔融下属)、程秉(字德枢,孔融下属)等,与刘备、关羽、张飞、太史慈皆在座庆贺。
孔融年近40,面白稍胖,太史慈心道:这就是4岁让梨的孔融啊,自己幼儿园时就知道他,闻名久矣,今天总算见着活的了。
孔融先举杯曰:“诸位,今日之事,全赖玄德不辞万险,前来相救,我代北海十数万百姓谢过刘使君。
” 刘备连忙起身,称谢道:“文举(孔融,字文举)大人此言,备惭愧之至,实不敢当,今日一战成功,上赖诸位大人之威,下靠众兄弟努力,非备之功也。
” 孔融笑道:“玄德过谦也。
” 刘备道:“非备过谦,此战子义出力甚大,杀入城下送信在先,射杀管亥之马擒获匪首在后,论功子义应当第一。
” 众人闻言皆纷纷点头称是,只有关羽面上微露不悦之色。
孔融又举一杯酒来到太史慈面前,笑道:“子义立此大功,真北海恩人也。
” 太史慈连忙站起,施礼道:“孔大人此言慈实在惭愧,大人对我母亲有恩(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好汉,太史慈在外,孔融经常派人以衣服饮食伺奉其母),我岂能不报?何况我有何德何能?都是依靠玄德公指挥若定,关、张二位将军奋勇杀敌而已,慈微功不值一提。
” 众人闻言大笑,王修笑曰:“太史将军和玄德公一样,都过谦矣。
” 突然席间一声长叹,众人惊愕,却见是一位30多岁,衣着锦服之人在座闷闷不乐。
刘备疑惑道:“这位先生是???????” 孔融忙敛容对刘备道:“此乃徐州牧陶谦陶恭祖属下从事糜竺糜子仲是也。
他来这儿多日了,是这么回事??????” 原来是糜竺,太史慈知道此人,《三国演义》毕竟看过好几遍,糜竺乃徐州富商,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巨富,后为陶谦从事。
最让太史慈映象深刻的是《三国演义》记载一次糜竺从外地坐马车回徐州,路遇一美貌妇人,美妇请求糜竺载她一程,糜竺答应,让马车与美妇,自己下车步行,美妇让他上车同乘,糜竺上车,坐于美妇身旁,一路上目不斜视。
每次看到此处,太史慈都很感叹,自问自己做不到这点,糜竺真乃正人君子也。
孔融讲完,刘备等才知道事情缘由始末,原来徐州也正被曹*围困,曹*父亲曹嵩原先避乱于徐州之琅邪郡,曹*自陈留起兵,势力日大,遂派遣泰山太守应劭迎接其父曹嵩,路过徐州时陶谦本意结好曹*,派兵沿途护送曹嵩,但没想到的是派去护送之人原是黄巾余党,刚招安不久,见曹嵩携带百余车辆,装满金银财帛,遂起杀人越货之意,结果曹嵩一家惨死贼手,曹*闻之大怒,遂起大兵以报仇为名,杀奔徐州,沿途徐州百姓,全部杀光,以为曹嵩偿命,陶谦无法抵挡,困守下坯城,只能派糜竺出城向临近的孔融求援,没想到糜竺刚到北海,就又发生
”说罢,撇了太史慈一眼,拨马而去。
此时张泽率众已到太史慈身后,太史慈连忙命张泽领人将管亥擒住,五花大绑起来。
又命张泽等人四处大喊:“管亥已经被擒,余者投降免死!” 随着管亥落马被擒,此战已无悬念,众黄巾纷纷投降,孔融也率北海城内官军出击,战局更成一边倒局面,半个时辰后,北海解围之战完全结束,刘备以2000人马,破黄巾5万之众,擒获管亥,斩杀千余,降者4万多人,自损人马600余。
北海城内,太守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厅内已摆下庆功酒宴。
北海太守孔融,从事王修(字叔治,孔融下属)、程秉(字德枢,孔融下属)等,与刘备、关羽、张飞、太史慈皆在座庆贺。
孔融年近40,面白稍胖,太史慈心道:这就是4岁让梨的孔融啊,自己幼儿园时就知道他,闻名久矣,今天总算见着活的了。
孔融先举杯曰:“诸位,今日之事,全赖玄德不辞万险,前来相救,我代北海十数万百姓谢过刘使君。
” 刘备连忙起身,称谢道:“文举(孔融,字文举)大人此言,备惭愧之至,实不敢当,今日一战成功,上赖诸位大人之威,下靠众兄弟努力,非备之功也。
” 孔融笑道:“玄德过谦也。
” 刘备道:“非备过谦,此战子义出力甚大,杀入城下送信在先,射杀管亥之马擒获匪首在后,论功子义应当第一。
” 众人闻言皆纷纷点头称是,只有关羽面上微露不悦之色。
孔融又举一杯酒来到太史慈面前,笑道:“子义立此大功,真北海恩人也。
” 太史慈连忙站起,施礼道:“孔大人此言慈实在惭愧,大人对我母亲有恩(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好汉,太史慈在外,孔融经常派人以衣服饮食伺奉其母),我岂能不报?何况我有何德何能?都是依靠玄德公指挥若定,关、张二位将军奋勇杀敌而已,慈微功不值一提。
” 众人闻言大笑,王修笑曰:“太史将军和玄德公一样,都过谦矣。
” 突然席间一声长叹,众人惊愕,却见是一位30多岁,衣着锦服之人在座闷闷不乐。
刘备疑惑道:“这位先生是???????” 孔融忙敛容对刘备道:“此乃徐州牧陶谦陶恭祖属下从事糜竺糜子仲是也。
他来这儿多日了,是这么回事??????” 原来是糜竺,太史慈知道此人,《三国演义》毕竟看过好几遍,糜竺乃徐州富商,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巨富,后为陶谦从事。
最让太史慈映象深刻的是《三国演义》记载一次糜竺从外地坐马车回徐州,路遇一美貌妇人,美妇请求糜竺载她一程,糜竺答应,让马车与美妇,自己下车步行,美妇让他上车同乘,糜竺上车,坐于美妇身旁,一路上目不斜视。
每次看到此处,太史慈都很感叹,自问自己做不到这点,糜竺真乃正人君子也。
孔融讲完,刘备等才知道事情缘由始末,原来徐州也正被曹*围困,曹*父亲曹嵩原先避乱于徐州之琅邪郡,曹*自陈留起兵,势力日大,遂派遣泰山太守应劭迎接其父曹嵩,路过徐州时陶谦本意结好曹*,派兵沿途护送曹嵩,但没想到的是派去护送之人原是黄巾余党,刚招安不久,见曹嵩携带百余车辆,装满金银财帛,遂起杀人越货之意,结果曹嵩一家惨死贼手,曹*闻之大怒,遂起大兵以报仇为名,杀奔徐州,沿途徐州百姓,全部杀光,以为曹嵩偿命,陶谦无法抵挡,困守下坯城,只能派糜竺出城向临近的孔融求援,没想到糜竺刚到北海,就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