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关灯
    雨水淅淅沥沥的,把西安弄得如同烟雨江南。

     明明是三秦大地,却已不见长安古城。

     时宜靠在窗边,看车窗外刚才掠过的路牌。

     “你想要吃什么?”身边的宏晓誉,笑著将叠成小册子的地图展开,用手机边翻着美食攻略,边规划下榻后的路线。

     “先把你的采访搞完吧?” 时宜笑著提醒她。

     三人下了车,绕过安静的街,辗转数个错落的平房,终是找到了地方。

     开门的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模样。

    而宏晓誉的采访对象,就是这个女孩的老公,一个憨憨厚厚的男人。

     几个人进门后,夫妻俩都有些羞涩,招呼着时宜他们坐下。

     “不用紧张,就像随便闲聊。

    ”晓誉笑的和善,示意男人坐在自己面前。

     阴雨天,房间很暗。

     只有黄橙橙的一盏灯,放在被访者和受访者之间。

     在一问一答的访谈中,时宜渐渐了解了这样一个故事。

     面前的男人来自非常贫困的地方,勤劳数年,赚了些钱后,却一分不留,投资到家乡的教育,帮助比他更穷的家庭。

     没有家产,没有房子。

     是个人格高尚的人。

     而这个故事之所以吸引媒体,却是因为他的小妻子。

    面前这个眉目清秀的女孩子,是个大学毕业生,也是这个男人的同乡,只因在报道里看到了他的故事。

     就找到他,然后嫁给他。

     故事的前半段很感人,而后半段才是真出人意料。

     阴雨天,这房间里又没有什么取暖设备。

     时宜和宏晓誉始终坐着,早已手脚冰冷。

     幸好采访已到结尾,最后,宏晓誉终于转向那个姑娘:“按照普通人的标准,你丈夫真不算好归宿,你们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那姑娘笑笑,看了眼男人:“我们都有赚钱的能力,身体也健康,等过两年回家后,一定会过很好的生活。

    而且,”姑娘低声笑了会儿,“我不怕他做任何伤害我的事,他是好人。

    ” 小妻子的话,为今天的采访收了尾。

     工作结束。

     他们就近去了米家泡馍,非常小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