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以前听人说俄语和德语很相似,都不如法语那么轻柔悦耳。

     可是,如今在我看来,这两门语言却很适合男人说。

    喉音摩擦的时候,让人觉得有种醇厚的稳重感。

     我闭着眼睛,几乎沉溺在这个异国的语言中。

     第一次上课,他说他在一下子就俄罗斯呆了七八年的样子。

    可是留学,需要这么久么? 他左手课本,右手揣在裤兜里,薄唇微微开合,读着课文,脚下慢慢踱步。

    走到我桌子前的时候,他的右手伸出来,五指卷曲,轻轻的扣了扣我的桌面,然后继续走到后面去。

     我这下才看到白霖他们早就换页了,只有我还盯着前面看,脸色一窘,急忙翻页。

     星期二的下午,我们没课。

     正好白霖的那位李师兄过生日便请我们去校本部门口一家有名的火锅店吃火锅。

    师兄对白霖好,可是白霖一直像一根四季豆似的,油盐不进。

     今天要不是我要来,白霖铁定不会到。

    由此可见,虽然我是个电灯泡,却是个发光发热,照亮他人人生的好灯泡。

     火锅店很热闹,特别是在这种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吃火锅是一件最惬意的事情。

     一顿饭饱餐完以后,肚子鼓鼓的,三个人准备在夜色中迎着刀割一般的寒风中回本部校园溜达一圈。

     到了学校门口我才知道上次那个俄罗斯航空月,原来我们学校也有节目。

    最繁华的东大门门口,挂着巨幅的红色标识“热烈欢迎航空专家光临我校学术指导。

    ”然后分别用英文和俄文分别翻译一遍。

     东门有一块公示栏,上面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学术消息。

     此刻,那玻璃栏内,有一个巨大的讲座通知。

     “航空月学术交流----论T型尾翼动气动弹性优化设计” 然后下面,落着一行字。

     “授课人:慕承和” “慕承和?”我俩对视,异口同声地惊呼,然后一起趴在玻璃上,想要看出点什么眉目来。

     “你们也认识慕老师?”学物理的李师兄插嘴问。

     “给我们代课的俄语老师也叫这个。

    ”白霖比我早一点恢复神智,对李师兄说。

     “哦。

    那可正巧,一个字不差?” “是啊。

    ”我点头。

     我记得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将名字写到黑板上的,不会记错。

     “难道我们学校有两个同名同姓的老师?”李师兄扶了下他那高倍数的厚眼镜片。

     “个字有这么高,”白霖比划了下,“长得……” 在形容长相的时候,白霖皱眉,卡住了,不知道她是不是正在自己的词典里寻找我说的那个形容笑起来很好看的成语。

     “长什么样?”李师兄也好奇地追问。

     白霖不耐烦地说:“反正就是,比你高,比你帅,比你好看。

    ” 李师兄的心估计被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