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我是野路子出家。

    家里兄弟多,实在养不活,就让我跟班主签了死契。

    不过这都是老话儿了,现在不兴这个,讲自由民主,你对外可不许说这些。

    ” “那老班主见我资质不好,不用心教,就让我做个端茶倒水的小童。

    我想学点谋生的本事,就自个儿琢磨,东家学一句,西家学一句。

    没人告诉我这样唱成不成,我只能跟着别人唱。

    戏班子渐渐大了,老班主带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走了很远的路。

    接触的同行多了,见得更多,也被带偏啦。

    ” 老班头挠挠头,“我说不清是什么流派,反正就京剧能唱两句,别的也能吼两声。

    你说的那个川剧变脸么,我也会。

    不过只能变两张脸,一张长脸上,一张带面谱。

    摘下来,没有了。

    ” 周满满扑哧一笑。

     “我们班子最常唱的是秦腔。

    秦腔不吼唱不起,乡下人嘛,爱热闹。

    京剧那种,咿咿呀呀,文化人打架,掐不起来。

    太温柔,他们不爱看。

    ” 老班头接着道:“后来解放啦,不许搞这种老封建的做派了。

    老班主放我走,没让我继续留在戏班子。

    我就回了家,另起炉灶,自己搭草台班子,勉强糊口。

    ” 周满满看了一眼紧闭的屋子,神秘兮兮的问:“虞怀简,他也会唱吗?” “会呀!”老班头一拍大腿,“你知道他姓怎么来的吗?取的虞美人的姓。

    名字是镇上隔壁的教书先生取的,一听就是文化人。

    他长了一张好脸,天生一把好嗓子,是个好苗子。

    我想让他唱旦角,你不知道他扮起虞美人,那扮相一绝!我都想好了以后带他到各地去演出,天天抓着他练基本功呢。

    这孩子从小就没白挨打,再苦再累,没哼过一声。

    可惜后来戏班子倒了,先生也上吊了,再也没机会啦。

    ” 周满满一动唇想说什么又闭了嘴。

     老班头不再说了。

     他沉默的时候,喜欢抽烟。

     水烟枪,一抽,烟筒里就响起咕噜咕噜的水声。

     沉默了不知多久,周满满看了一眼很有些年份的古屋,转移话题道:“现在就你一个人和虞怀简生活吗?你家人呢?” “都饿死啦。

    ” 周满满就不再说话了。

     老班头看她一副做错事的表情,难过得眼眶都有点红了,当下哈哈大笑。

     “你们女娃子就是不禁吓,其实我都记不清了,说不定有一半都是编的,怀简就爱叫我老糊涂。

    ” “才不是!他才糊涂!” 老班头笑了笑,然后又指着周满满送来的山药,说道:“这玩意儿在县城里有人收,不过不能去供销社也不能去换粮站,得去八一巷。

    ” 他压低了声音,“家里有剩下的,可以拿去换钱。

    告诉你哥哥妈妈,你一个女娃子,不去了。

    ” 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