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小
中
大
郑国蕃商量,他们德艺坊找的刻工就在槐树合同郑家直接开刻,郑国蕃写多少刻工们就刻多少,只要郑国蕃一写完,马上开印,理论上第二天就能印出来。
而郑家的这房子呢!他们德艺坊出价三十两买了,也就是说,德艺坊花了三百三十两银子买了郑国蕃的本子加他们家的房子。
郑国蕃还没睡醒,揉着眼睛听赵浮沉笑眯眯解释,旁边单思南喜笑颜开数银子,数来又数去,二百五啊二百五。
“且先奉上纹银二百五十两,小相公看看,绝对不是什么成色银子,贵宅作价三十两,我们德艺坊也买了,也就是说,还有八十两银子在我这里,当做买卖马车的,多退少补。
”赵浮沉这时候说话滴水不漏,完全就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啊?”郑国蕃没想到房子是眼前这位买过去,赶紧说:“赵家哥哥,这房子委实值不了三十两,贵了,贵了。
” 赵浮沉笑着摇手,“小相公这是哪里的话,这房子,要说还是我们德艺坊占了便宜,有了小相公的气运,这房子肯定也是风水好的,以后就当做我们德艺坊的刻印厂子好了,日后等小相公中了进士,做了阁老,说不准这三十两就变成了三万两……” 看着眼前这个相貌普通的年轻人侃侃而谈,郑国蕃不得不佩服,果然人不可貌相啊!这生意做的,让人明知道他赚了钱也心里面舒服,这等人物,日后不生发,简直没天理了,就是……这送来的银子数目叫人哭笑不得。
他苦笑,“赵家哥哥的提议,我无有不允的,只是,这银子数目……” 赵浮沉以为他不满意扣了八十两银子,一拍自己脑袋,“是了是了,都怪哥哥我不好。
”他一咬牙,道:“马车我们德艺坊奉送了。
” 郑国蕃一把拽住他,哭笑不得,“赵家哥哥,误会了,我是说,这二百五,听起来未免不好听。
” 第17章赤霞先生当面 赵浮沉不知道郑国蕃到底什么意思,讷讷不知所言,郑国蕃只好把二百五的典故给他说了下,说一个老童生,一辈子埋头读书期望高中光耀门楣,结果考了一辈子也不得中举,晚年心灰意冷,却不想老树开花,考场失意,子嗣得意,娶的婆娘一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老童生感慨万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遂大小子叫成事,二小子叫败事,把光耀门楣的指望就放在儿子身上了,一天出门,让妻子督促儿子,大儿子临帖三百字,小儿子临帖二百字,等晚间回来询问功课,妻子说写却是写了,不过没分彼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二百五。
赵浮沉听他解释的有趣,笑了两声,“如此说到是我唐突了。
”心里面却是打了个结,心说到底年少才高,果然眼大如箕,吃了我家老叔一点亏,却是就要编排这么个笑话来耻笑一番,哪儿有给自家儿子取名叫成事败事的。
看他嘴角抽了抽,笑声也有点发干,郑国蕃先是有点莫名其妙,接着脑筋一转,明白了,自己说错话了,那赵老店主不就是久举不第,连儿子都没有么,自己当人家侄子面前说这么个二百五的典故,人家不多心才怪了去了。
“瞧我这张嘴,实实不该。
”他作势掌了掌嘴,却也不想太去解释,这二百五的典故虽然他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两厢一对照,隐射之直白,简直有打脸的嫌疑。
赵浮沉连说无妨,但两人的谈话顿时就有了那么一层说不出的隔阂,郑国蕃笑笑,果然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多说多错啊! 郑国蕃看无话可说,就请赵浮沉一起早餐,赵浮沉连道不必客气,自家一早就吃了,郑国蕃也就不跟他客气,既然多说多错,那还是仔细写完书就是,反正不日南下,想必十年之内也不会回大兴县了,等到了南方,那宁波人文荟萃,繁华胜地,又有宁波市舶司所在,通商四海,也不愁日后生活无所着,写的本子卖不掉,不必非得矫情,巴望着德艺坊不放。
所以,他旋若无事,请赵浮沉在书房坐着,施施然就随手拿了一锭纹银扔给单思南,“大头,赶紧去买几把牙刷回来,要樊家百年老店的,回头带几碗马婆婆老鸭汤回来,再配几块卤干。
” 单思南一伸手就接过飞过来的银子,嘴巴里面就念叨,“柳枝嚼嚼不就好了,那樊家牙刷贵的要死……”郑国蕃一瞪眼,“快去。
” 赵浮沉眼眉抽搐,这是什么做派? 这时候牙刷乃是奢侈品,普通人家是万万用不上的,大户人家才有用牙刷沾青盐刷牙的习惯。
郑国蕃看着他笑笑,“南洲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
牙口好胃口才好,赵家哥哥,任何东西,贵总是有道理的。
”
而郑家的这房子呢!他们德艺坊出价三十两买了,也就是说,德艺坊花了三百三十两银子买了郑国蕃的本子加他们家的房子。
郑国蕃还没睡醒,揉着眼睛听赵浮沉笑眯眯解释,旁边单思南喜笑颜开数银子,数来又数去,二百五啊二百五。
“且先奉上纹银二百五十两,小相公看看,绝对不是什么成色银子,贵宅作价三十两,我们德艺坊也买了,也就是说,还有八十两银子在我这里,当做买卖马车的,多退少补。
”赵浮沉这时候说话滴水不漏,完全就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啊?”郑国蕃没想到房子是眼前这位买过去,赶紧说:“赵家哥哥,这房子委实值不了三十两,贵了,贵了。
” 赵浮沉笑着摇手,“小相公这是哪里的话,这房子,要说还是我们德艺坊占了便宜,有了小相公的气运,这房子肯定也是风水好的,以后就当做我们德艺坊的刻印厂子好了,日后等小相公中了进士,做了阁老,说不准这三十两就变成了三万两……” 看着眼前这个相貌普通的年轻人侃侃而谈,郑国蕃不得不佩服,果然人不可貌相啊!这生意做的,让人明知道他赚了钱也心里面舒服,这等人物,日后不生发,简直没天理了,就是……这送来的银子数目叫人哭笑不得。
他苦笑,“赵家哥哥的提议,我无有不允的,只是,这银子数目……” 赵浮沉以为他不满意扣了八十两银子,一拍自己脑袋,“是了是了,都怪哥哥我不好。
”他一咬牙,道:“马车我们德艺坊奉送了。
” 郑国蕃一把拽住他,哭笑不得,“赵家哥哥,误会了,我是说,这二百五,听起来未免不好听。
” 第17章赤霞先生当面 赵浮沉不知道郑国蕃到底什么意思,讷讷不知所言,郑国蕃只好把二百五的典故给他说了下,说一个老童生,一辈子埋头读书期望高中光耀门楣,结果考了一辈子也不得中举,晚年心灰意冷,却不想老树开花,考场失意,子嗣得意,娶的婆娘一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老童生感慨万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遂大小子叫成事,二小子叫败事,把光耀门楣的指望就放在儿子身上了,一天出门,让妻子督促儿子,大儿子临帖三百字,小儿子临帖二百字,等晚间回来询问功课,妻子说写却是写了,不过没分彼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二百五。
赵浮沉听他解释的有趣,笑了两声,“如此说到是我唐突了。
”心里面却是打了个结,心说到底年少才高,果然眼大如箕,吃了我家老叔一点亏,却是就要编排这么个笑话来耻笑一番,哪儿有给自家儿子取名叫成事败事的。
看他嘴角抽了抽,笑声也有点发干,郑国蕃先是有点莫名其妙,接着脑筋一转,明白了,自己说错话了,那赵老店主不就是久举不第,连儿子都没有么,自己当人家侄子面前说这么个二百五的典故,人家不多心才怪了去了。
“瞧我这张嘴,实实不该。
”他作势掌了掌嘴,却也不想太去解释,这二百五的典故虽然他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两厢一对照,隐射之直白,简直有打脸的嫌疑。
赵浮沉连说无妨,但两人的谈话顿时就有了那么一层说不出的隔阂,郑国蕃笑笑,果然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多说多错啊! 郑国蕃看无话可说,就请赵浮沉一起早餐,赵浮沉连道不必客气,自家一早就吃了,郑国蕃也就不跟他客气,既然多说多错,那还是仔细写完书就是,反正不日南下,想必十年之内也不会回大兴县了,等到了南方,那宁波人文荟萃,繁华胜地,又有宁波市舶司所在,通商四海,也不愁日后生活无所着,写的本子卖不掉,不必非得矫情,巴望着德艺坊不放。
所以,他旋若无事,请赵浮沉在书房坐着,施施然就随手拿了一锭纹银扔给单思南,“大头,赶紧去买几把牙刷回来,要樊家百年老店的,回头带几碗马婆婆老鸭汤回来,再配几块卤干。
” 单思南一伸手就接过飞过来的银子,嘴巴里面就念叨,“柳枝嚼嚼不就好了,那樊家牙刷贵的要死……”郑国蕃一瞪眼,“快去。
” 赵浮沉眼眉抽搐,这是什么做派? 这时候牙刷乃是奢侈品,普通人家是万万用不上的,大户人家才有用牙刷沾青盐刷牙的习惯。
郑国蕃看着他笑笑,“南洲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
牙口好胃口才好,赵家哥哥,任何东西,贵总是有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