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关灯
    里面逗留时间最长的是来自俄文系的一组,待了将近一个小时。

     工业经济系这边,苏芮和高云帆,与俄文系的两人分到了一组,不过他俩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

     高云帆对苗主任解释说:“刘副校长问了社队工业的问题,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

    ” 社队工业在汉语里还是个新词,俄文表达就更没有统一标准了,他们连问题都没听懂…… 苗主任点点头没说什么,让牛皮吹上天的叶满枝,跟随工学院的另外三个男生一起进了办公室。

     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吧。

     叶满枝打头阵,走在周牧和另两个男生前面,用俄语与校长问了好,介绍自己是工业经济系二年级的学生。

     刘副校长似乎在批阅着什么,忙里偷闲地抬头问:“大二就被选上来了?平时成绩不错吧?” 叶满枝完全不提自己六十来分的物理成绩,只说自己的俄文成绩是年级第一。

     她上学期俄文满分,可不就是全年级两个班的第一嘛! 她这样介绍自己,一下子就给校长留下了她是优等生的印象! 清楚她底细的周牧,忍不住向她投去鄙夷的目光。

     这可太能吹了! 你咋不说你是全校第一呢? 刘副校长听过她的介绍,来了些兴趣,拧紧钢笔帽,笑着用俄语闲聊:“既然俄文成绩那么好,怎么不考俄文系?” 叶满枝不知道调干生怎么说,她就说自己以前当过街道副主任,高考的时候,干部身份不用考外语,自然不能报考外语专业。

     她的俄文是由白俄人启蒙的,带着点白俄口音,吐字清晰又柔和,十分悦耳。

     刘副校长听出她是有语言功底的,便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去另外三个男生,等着他们做自我介绍。

     工学院比工业经济系还不注重外语。

     大家学俄文主要是研究外文资料的,会点哑巴俄文就足够了。

     叶满枝认真听了一下,没想到三人中口语最好的竟然是周牧,周牧为了去苏联留学苦练过口语,跟着苏联老师学习过,俄文水平与当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听了几人的介绍,刘副校长又一边在文件上签字,一边问他们对主席提出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