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四太太算了无数次了,她家楼上楼下,连门面算在内,于氏给的现代化楼房一换二,在城中心,李氏一换三,可惜给的是大农村的楼房。

     思来想去……一咬牙,她家要搬到大郊区去。

     这样,一个儿子最少都能落百十平米的上等住宅。

     乡下怎么了?空气好呢! 想到这里,原本高兴的四太太忽然面色一变,看看坐拥二十几间屋子,还有个大院子的江鸽子,那是发自内心的有些嫉妒。

     哎!一人一命,都是老天爷注定好的。

     江鸽子命不好,十四岁之前那是什么样子!现在啊,人家这算是苦尽甘来,也是老天爷看不过去了,该着人家得的。

     这位倒是个心宽的。

     四太太自我开解了一番之后,从身后取出家里的小马扎撑开,笑眯眯的一拍说:“来!鸽子,咱姐俩唠一会儿。

    ” 江鸽子揉揉眼睛,顺手取下挂在墙上的木箱子,打开箱子盖儿,他手一翻,各色钞票堆了一簸箩,屁股一沉,他就坐在马扎上数起钞票来。

     四太太也放下手里的针织活计,一边帮着数,她还一边笑眯眯的继续她的好消息:“鸽子,你遛弯那会子,郡上博物馆,规划局,李氏代表,于氏代表,还有什么端氏,反正好些人呢,你是没看到……那么多的人,总之这次是真的。

    ” 江鸽子点点头,他是不搬迁户,所以,段四太太的消息,他也就是听听罢了。

     有着五百年历史,大部分保存完好的老房子的价值比四合院也不差什么了。

     几个财团都在莲池那边设了接待办公室,各种补偿搬迁方案他也是看过的。

     搬迁的一种对待方式,不愿意放弃祖宅,那也可以,按照搬迁办公室给出的修复办法,自己掏腰包对祖宅进行保护性的还原修缮就可以。

     段四太太一边拿皮筋儿扎五文,十文的零纸票,一边嘀咕到:“哎,说来说去,咱这边到底是离常青山有点距离……” 可不是,不然,按照那边上下一换五的排场,这边家家转身能变成富足的拆迁户。

     大前年的时候,常青山后山的建材厂取石料,炸山的时候,竟然炸出一个巨大的石dòng,从入口进去才发现,常青山腹内竟然是个天然钟rǔ石dòng。

     常青山钟rǔ石dòng极其漂亮,有地下河,更有大自然赐予的一百多万根各色姿态优美,造型奇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