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比较斯文,小女儿一看就是高管风范…… 秦心悦在心里将这一家人的形象勾勒得差不多了,才开口维护秩序:“大家都别急,咱们一个个来。

    ” “这场婚礼不是为二人老人家办的么,还是听听两位老人怎么说吧。

    ” 秦心悦将主导权递到了两位老人身上,那些子女们也都安静了。

     她听着两位老人诉说自己的故事,子女们偶尔插嘴补缺。

     1958年,老爷爷辛健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A市的机械厂做技术员,在车间工作时,他认识了和他同龄的老奶奶薛春梅,两人一见钟情。

     “那时我下车间指导工作,看到一位同志电焊技术不大对,我就主动上去想跟他说说话,结果那位同志摘了护目镜,露出一双乌溜溜的眼和大麻花辫子,特别开心的朝我笑。

    ” “愣是把我给笑愣了。

    ”老爷爷回忆起青春岁月来,满是皱眉的脸上还带着几许甜蜜和羞涩:“那时工厂里很少有女同志,还笑得特别好看。

    ” “幸好当年我语气还行,要不然就没有这一大家子啰。

    ”老爷爷乐呵呵的牵住老奶奶的手。

     不久后,辛健生和薛春梅开始交往,那个年代,没啥娱乐活动,约会就是每天吃完饭后,到附近的庄稼地里,山里去散步。

     一年后,两人领了结婚证书,那时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婚宴这一说,就没有办任何结婚仪式,只是买了点水果糖,在单位宿舍发了一圈,就算正式结婚了。

     “当年我家里条件艰苦,结婚要买的东西,我都买不起,还是春梅悄悄塞了我钱,补贴我,才买足的。

    ” 每个年代,结婚需要用的外在物品都不尽相同。

     60年代,结婚用品必须要凑够36条腿或72条腿,就是指床啊、柜子啊这些东西的腿儿,70年代流行‘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收音机;80年代,“新三件”出炉,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90年代则是彩电、空调和录像机。

     到如今,秦心悦自己总结的新世纪‘三大件’,房子,车子和票子。

     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一件件结婚用品也展示着大家的生活正在逐渐变化。

     老人提到以前的苦日子时,眼里隐隐约约闪烁着泪花。

     要搁今天,还想这么‘朴素’的娶老婆,那是压根不可能的。

     “我真的要谢谢春梅在当年愿意嫁给我这个穷小子。

    ” “瞧你瞧你,一把年纪了还在晚辈们面前哭,羞不羞啊。

    ”老奶奶一边嫌弃,一边用皱巴巴的手帮老爷爷擦眼泪:“用现在的话说,你就是以前厂里的厂草哩,能嫁给你,厂里的女同志们不知道多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