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多尔衮大她三岁,却比她懂事得多,两个人年龄相当,志趣相投,一直往来亲密,大玉儿后来可以成为一个骑射了得的女中豪杰,完全得益于多尔衮的教授。
在大玉儿心中,多尔衮才是她的亲人,甚至比哲哲姑姑还要亲的亲人。
因为只有他,才是一心一意地为她,喜欢她,迁就她,而从不对她提出任何要求。
她开始越来越喜欢耽在代善帐中,有时多尔衮出征前线,不在盛京,她也喜欢独自坐在那儿,抱着他的弓箭发呆,掰着指头一天天算他的归程。
所以,每次将士归来她总是最高兴的,而且因为年纪小,身份又特殊,她那种喜欢的样子就表现得特别张扬,常常一直冲到马头的最前面,又跳又叫,毫无矫饰,让皇太极也为之感动,觉得这个小妃子虽然不解风情,对自己却真正是好的。
他可不知道,大玉儿的盼望与欢喜,初衷都不是为了他。
然而哲哲是知道的,她开始担心侄女与多尔衮的过分亲近或许会埋下什么祸根,说不定便是代善贝勒与已故大福晋悲剧的翻版。
于是从此约束大玉儿,让她没事不许再去代善的帐篷,而规定她每天留在帐殿中读书习字。
好在大玉儿对于学习汉文很感兴趣,加上年幼,注意力很容易便被转移,果然老老实实呆在后宫,一心一意钻研起学问来。
不出两年,女骑士变成了女学士,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然而于闺阁之道,却仍然不开窍,见到皇太极,只是嘻嘻笑,毫不懂得眉目传情。
毕竟,那时候所有的书都是给男人预备的,它们教会了男人如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却不能够教会女人怎样“书中自有后宫床,书中自有大丈夫”。
一转眼,七年过去了。
前线战事如火如荼,后宫生活却是风平浪静。
偶尔有小小石子溅起涟漪,也都是针头线尾的小隙,如石子投进湖心,波纹再大,也翻不起浪头。
哲哲早已放弃了对侄女的期待,同时也觉得皇太极虽然冷落中宫,可是对其他诸宫后妃也不过尔尔,一心只关注战事霸业,于房事上兴趣索然,况且,对自己也一直敬重有加,虽不亲热,却也不算疏远,便只得罢了。
她已经安下心要过一辈子这样平淡无奇的大妃生活了,可是这时候,绮蕾来了! 绮蕾来了,皇太极的心忽然热了。
那天,他被抬到清宁宫来,眼睛刚刚睁开,已经先问那姑娘的下落,当听到她还在急救的时候,他发怒了,将手中的药碗泼向太医,怒骂道:“没用的废物!要是你们不能将她救活,我就让你给她陪葬!”接着又命令所有的大夫进殿,逼他们给绮蕾会诊,说是
在大玉儿心中,多尔衮才是她的亲人,甚至比哲哲姑姑还要亲的亲人。
因为只有他,才是一心一意地为她,喜欢她,迁就她,而从不对她提出任何要求。
她开始越来越喜欢耽在代善帐中,有时多尔衮出征前线,不在盛京,她也喜欢独自坐在那儿,抱着他的弓箭发呆,掰着指头一天天算他的归程。
所以,每次将士归来她总是最高兴的,而且因为年纪小,身份又特殊,她那种喜欢的样子就表现得特别张扬,常常一直冲到马头的最前面,又跳又叫,毫无矫饰,让皇太极也为之感动,觉得这个小妃子虽然不解风情,对自己却真正是好的。
他可不知道,大玉儿的盼望与欢喜,初衷都不是为了他。
然而哲哲是知道的,她开始担心侄女与多尔衮的过分亲近或许会埋下什么祸根,说不定便是代善贝勒与已故大福晋悲剧的翻版。
于是从此约束大玉儿,让她没事不许再去代善的帐篷,而规定她每天留在帐殿中读书习字。
好在大玉儿对于学习汉文很感兴趣,加上年幼,注意力很容易便被转移,果然老老实实呆在后宫,一心一意钻研起学问来。
不出两年,女骑士变成了女学士,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然而于闺阁之道,却仍然不开窍,见到皇太极,只是嘻嘻笑,毫不懂得眉目传情。
毕竟,那时候所有的书都是给男人预备的,它们教会了男人如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却不能够教会女人怎样“书中自有后宫床,书中自有大丈夫”。
一转眼,七年过去了。
前线战事如火如荼,后宫生活却是风平浪静。
偶尔有小小石子溅起涟漪,也都是针头线尾的小隙,如石子投进湖心,波纹再大,也翻不起浪头。
哲哲早已放弃了对侄女的期待,同时也觉得皇太极虽然冷落中宫,可是对其他诸宫后妃也不过尔尔,一心只关注战事霸业,于房事上兴趣索然,况且,对自己也一直敬重有加,虽不亲热,却也不算疏远,便只得罢了。
她已经安下心要过一辈子这样平淡无奇的大妃生活了,可是这时候,绮蕾来了! 绮蕾来了,皇太极的心忽然热了。
那天,他被抬到清宁宫来,眼睛刚刚睁开,已经先问那姑娘的下落,当听到她还在急救的时候,他发怒了,将手中的药碗泼向太医,怒骂道:“没用的废物!要是你们不能将她救活,我就让你给她陪葬!”接着又命令所有的大夫进殿,逼他们给绮蕾会诊,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