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不觉来至村头,忽的一阵怪风,下起雪珠儿来,急密如织,瞬息将衣衫冠履尽行打湿。
宝玉避之不及,紧跑几步,忽见路前现一古寺,年久失修,倾斜欲颓,门前有一石碣,写着三个大字,乃是“菩提寺”。
当下也不及多想,匆匆进来,只见寺中神像剥落,佛龛半塌,里面早有一个人背着身子在烤火,听见人声,回过头来,两下里都猛可吃了一惊。
原来那人虽然衣衫蔽旧,形容憔悴,却生得俊朗秀逸,仪表清雅,面如冠玉而温润,目似含珠而精莹,一派的器宇不凡。
那人却也不住打量宝玉,满脸惊疑不定,半晌忽有醒悟之色,问道:“兄长可是姓贾?”宝玉大惊,忙问:“兄台何以知道敝姓?原来是认识的么?” 那人笑道:“虽不认得,却久仰兄台尊讳形容,只恨不能一见,不料竟于今时斯地相逢,也是一段奇缘。
”宝玉此时却也省得了,笑道:“想必阁下便是甄世兄,果然名不虚传。
” 原来那人正是甄宝玉。
自他家被抄后,家财尽没,家人理当去籍为奴,在菜市口当街变卖,人们皆知他原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之子,岂肯买来为奴,遂都不肯问津。
如此延宕一年,每日一早出街,至晚方回,受尽白眼贫舌,不消细言。
幸有东王上了一本,说他家其实罪不至此,皇上法外开恩,遂发还十七间半房产,容他们存身。
无奈甄宝玉不擅理家,又无进益,未到一年,即复当卖净尽,又值父母双亡,更无所出,遂卖了房屋,料理过丧事后,即带上所余不多银两,云游山海大川,以至流落于斯,却不料因缘巧合,竟得与贾宝玉相遇。
两人通了名姓,重新厮见,照镜子似的彼此打量半晌,不觉莞尔而笑;及叙起两家境遇,其偃蹇流离,树倒巢倾之势,相差无几,又不禁洒了几点泪。
甄宝玉又道:“从我记事起,便听家里人常说京城荣国府有位公子衔玉而生,心中每每赞叹惊奇,今日幸得识荆,不知可赐一见否?”贾宝玉笑道:“为了这个劳什子,也不知添了我多少嗷嘈。
任谁见了都说稀奇,终究带了他二十年,也未见着有何稀奇可贵之处。
”说着,自衣领里掣出玉来。
甄宝玉见了,只觉心里“突”的一跳,倒像把个心呕出来托在手掌中的一样,不由紧紧攥住,翻覆看了几遍,又将小字细细读了,犹自半明半昧的出神。
忽听贾宝玉在耳边同自己说了句什么话,恍恍惚惚答了句“什么?”及宝玉又说一遍,方知是在问自己日后打算,因笑道:“石崇因财招祸,杨修以智令夭,何如平庸无为之辈,反得善终。
比如阁下,若不是那一船货物,也不至使船主人见财起意,至于流落荒郊。
我如今两手空空,再无可失,
宝玉避之不及,紧跑几步,忽见路前现一古寺,年久失修,倾斜欲颓,门前有一石碣,写着三个大字,乃是“菩提寺”。
当下也不及多想,匆匆进来,只见寺中神像剥落,佛龛半塌,里面早有一个人背着身子在烤火,听见人声,回过头来,两下里都猛可吃了一惊。
原来那人虽然衣衫蔽旧,形容憔悴,却生得俊朗秀逸,仪表清雅,面如冠玉而温润,目似含珠而精莹,一派的器宇不凡。
那人却也不住打量宝玉,满脸惊疑不定,半晌忽有醒悟之色,问道:“兄长可是姓贾?”宝玉大惊,忙问:“兄台何以知道敝姓?原来是认识的么?” 那人笑道:“虽不认得,却久仰兄台尊讳形容,只恨不能一见,不料竟于今时斯地相逢,也是一段奇缘。
”宝玉此时却也省得了,笑道:“想必阁下便是甄世兄,果然名不虚传。
” 原来那人正是甄宝玉。
自他家被抄后,家财尽没,家人理当去籍为奴,在菜市口当街变卖,人们皆知他原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之子,岂肯买来为奴,遂都不肯问津。
如此延宕一年,每日一早出街,至晚方回,受尽白眼贫舌,不消细言。
幸有东王上了一本,说他家其实罪不至此,皇上法外开恩,遂发还十七间半房产,容他们存身。
无奈甄宝玉不擅理家,又无进益,未到一年,即复当卖净尽,又值父母双亡,更无所出,遂卖了房屋,料理过丧事后,即带上所余不多银两,云游山海大川,以至流落于斯,却不料因缘巧合,竟得与贾宝玉相遇。
两人通了名姓,重新厮见,照镜子似的彼此打量半晌,不觉莞尔而笑;及叙起两家境遇,其偃蹇流离,树倒巢倾之势,相差无几,又不禁洒了几点泪。
甄宝玉又道:“从我记事起,便听家里人常说京城荣国府有位公子衔玉而生,心中每每赞叹惊奇,今日幸得识荆,不知可赐一见否?”贾宝玉笑道:“为了这个劳什子,也不知添了我多少嗷嘈。
任谁见了都说稀奇,终究带了他二十年,也未见着有何稀奇可贵之处。
”说着,自衣领里掣出玉来。
甄宝玉见了,只觉心里“突”的一跳,倒像把个心呕出来托在手掌中的一样,不由紧紧攥住,翻覆看了几遍,又将小字细细读了,犹自半明半昧的出神。
忽听贾宝玉在耳边同自己说了句什么话,恍恍惚惚答了句“什么?”及宝玉又说一遍,方知是在问自己日后打算,因笑道:“石崇因财招祸,杨修以智令夭,何如平庸无为之辈,反得善终。
比如阁下,若不是那一船货物,也不至使船主人见财起意,至于流落荒郊。
我如今两手空空,再无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