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关灯
他们俩吃饭,边城还能带他上教工餐厅吃自助,他带着满肚子的气恼与嫉妒,拿了五盘菜。

     偏生边城喜欢往他痛处戳:“工作有着落了吗?” 宋宇驰嘴里的京酱肉丝变了味,越嚼越酸:“没有,今年就业难啊。

    ” 大环境真是恶劣:“T大工科博士都要愁,就业形式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 “主要是研究方向偏啊,”宋宇驰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我们组现在开发的这个光谱分析技术,比老方法精度高,但成本也大,市场化太困难。

    老技术的精度已经够用了,人家为什么要把仪器流程全换掉?你知道什么地方才必须用我们的技术吗?” 边城没回应。

    理工隔行如隔山,同一个专业的研究方向都大相径庭,他猜不中也懒得猜。

     “极端环境,”宋宇驰说,“比如深海,月球,火星,这几块市场才多大啊,还得跟其他组抢资源。

    其实天问一号就用了类似的技术,用光谱分析火星上的物质成分。

    要是我们能用这个数据就好了,但这个项目被交大抢去了,那边导师的人脉好。

    ” 谈起导师,宋宇驰又一脸幽怨。

    遇到糟心老板是大概率事件,他跟百分之九十的博士生一样,对掌握生杀大权的导师充满怨愤。

     “你们导师没有公司?”边城问,“他没给你们什么就业机会?” “可别说了,他那个公司,搞了五年了,项目时有时无的,谁知道哪天会倒闭,”宋宇驰说,“还给工作呢,他不拖后腿我就谢天谢地了。

    之前好不容易拿到一个省级实验室的offer,那边的负责人跟他有利益冲突,他话里话外就不想让我去。

    ” “事业单位呢?”边城问,“伯父不是想让你进航天一院吗?” 航天一院是研究运载火箭技术的单位,影响着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也是热能系最好的就业单位之一。

     “加班出差太多了,”宋宇驰撇了撇嘴,“之前一个师兄去了,一年200天在飞机上,压根没有个人生活,工资也不算高。

    他警告我了,没有情怀就别去。

    你看我是那种胸怀天下的人吗?” 边城看了他一眼,说:“是人家不要你吧?” 宋宇驰噎住了,半天才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心痛地说:“上来就问我,怎么连个国奖都没有,太打击人了。

    ” “明智,”边城说,“招你过去,也不知道是给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