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小
中
大
敏三道:「这杂记还有几十页空白,咱家写成汉文罢了。
」便取出随身竹笔,跪伏在地。
正要译文,忽然屁股一凉,裤子已跌到脚踝处,只见那白贤跪在敏三身后,掏出那物,将他按在身下,顿时那破庙里,满是淫声浪语。
正是: 证真心同奔极乐,成正果共赴巫山。
敏贤二人藏妥宝鉴杂记,不久离了赵州,从此绝迹江湖。
余人又命数如何?白莲教秘籍又花落谁家?且听下回分解。
后记韩山童误得宝鉴刘福通错枕天书 话说敏贤二人被逼至崖边,走投无路之下,双双跳崖。
迷雾之中,再无二人踪影,只见那毗卢帽落到崖下。
翎儿见状,顿时跪倒在崖边,哭天抢地。
众人赶到崖下,寻不着那二人尸首。
又搜遍了方圆十里,亦不见二人踪迹。
过了好些日子,再无二人音讯,众人便想那二人已死,各自占了「听雨」一角,分道扬镳不提。
翎儿思念敏三心切,为他塑了个金身像,供在八咏楼厅中阴阳剑前,每逢初一十五,必领各相公参拜,于是各相公堂子纷纷效仿。
然而白莲教群龙无首,众白莲菜既无宝鉴可循,又无秘籍可依,如何传道授业?只好随心所欲,偷呃拐骗不提。
又不知从何时起,众白莲菜知悉教主死后,教中秘籍《白莲宝鉴》亦不知所踪,于是又多了个传言:寻得《白莲宝鉴》者,则为天选之人。
后来元末时候,赵州栾城有个后生,名唤韩山童。
山童出身农家,不甘朝廷压榨,只身上京探求反元之法,却无从入手。
盘缠将尽,正是惆怅时候,结识了颍州人刘福通。
福通瞧他可怜,与他盘缠,又邀他一同卖艺。
福通家乡大旱,朝廷不但不赈灾,仍逼他们缴粮,无奈之下,只好弃田流浪,不得已进京卖艺为生。
山童早有反元之念,一日同福通
」便取出随身竹笔,跪伏在地。
正要译文,忽然屁股一凉,裤子已跌到脚踝处,只见那白贤跪在敏三身后,掏出那物,将他按在身下,顿时那破庙里,满是淫声浪语。
正是: 证真心同奔极乐,成正果共赴巫山。
敏贤二人藏妥宝鉴杂记,不久离了赵州,从此绝迹江湖。
余人又命数如何?白莲教秘籍又花落谁家?且听下回分解。
后记韩山童误得宝鉴刘福通错枕天书 话说敏贤二人被逼至崖边,走投无路之下,双双跳崖。
迷雾之中,再无二人踪影,只见那毗卢帽落到崖下。
翎儿见状,顿时跪倒在崖边,哭天抢地。
众人赶到崖下,寻不着那二人尸首。
又搜遍了方圆十里,亦不见二人踪迹。
过了好些日子,再无二人音讯,众人便想那二人已死,各自占了「听雨」一角,分道扬镳不提。
翎儿思念敏三心切,为他塑了个金身像,供在八咏楼厅中阴阳剑前,每逢初一十五,必领各相公参拜,于是各相公堂子纷纷效仿。
然而白莲教群龙无首,众白莲菜既无宝鉴可循,又无秘籍可依,如何传道授业?只好随心所欲,偷呃拐骗不提。
又不知从何时起,众白莲菜知悉教主死后,教中秘籍《白莲宝鉴》亦不知所踪,于是又多了个传言:寻得《白莲宝鉴》者,则为天选之人。
后来元末时候,赵州栾城有个后生,名唤韩山童。
山童出身农家,不甘朝廷压榨,只身上京探求反元之法,却无从入手。
盘缠将尽,正是惆怅时候,结识了颍州人刘福通。
福通瞧他可怜,与他盘缠,又邀他一同卖艺。
福通家乡大旱,朝廷不但不赈灾,仍逼他们缴粮,无奈之下,只好弃田流浪,不得已进京卖艺为生。
山童早有反元之念,一日同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