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秋诗会

关灯
不住这份家产的, 但是还好,宁策的父亲虽然去世了,但还留了一名忠心耿耿,能力过人的管家,辅佐宁策。

     管家名叫窦元容,精明强干,当初被宁策父亲救过一条命,从此便对宁家忠心不二,一心为宁家效力。

     虽然如此,但宁策父亲的去世,依旧使得宁家开始不可逆转地慢慢衰败, 毕竟,宁策父亲,才是这个家族的掌舵人。

     只不过,虎倒余威在,从外面看来,暂时眼下的宁家,还是跟以往一样的强大。

     说起宁策的父亲,也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他不但将才能平庸的儿子送入州学,在宗泽门下旁听,还硬是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宁策和柳妍儿的婚事。

     宁策能迎娶柳妍儿,算是高攀了对方。

     柳妍儿,乃是北宋名将刘法之女。

     熙河经略使刘法,如今正统率数万大军,在西北和西夏人杀得热火朝天。

     两家的身份,看上去很不匹配。

     但两人的婚事,事出有因。

     首先,北宋一向重文轻武,以文驭武,这就造成了武将地位的低下,哪怕是一个低级文官,都敢呵斥弹劾比自己官职高许多的武将。

     所以刘法嫁女,看似吃亏,其实也没吃亏到哪里去。

     因为武将地位本就不高。

     再其次,北宋末年,朝廷腐朽黑暗,兵饷被克扣拖延,乃是稀松平常,刘法虽然是北宋名将,但在强势的文官团体面前,他也是深受其害。

     面对强悍西夏兵卒,刘法总不能让自己的手下饿着肚子去打仗,于是,在兵饷被克扣,拖延的时候,刘法不得不寻找其他办法,变通地去安抚自己的部下。

     比如说,用对西夏人战争时缴获的财物和牲畜,去大宋腹地换取银钱和粮草,以作兵饷。

     宁策的父亲,也真是个人才,常年往来西北经商的他,看到宋兵的窘境,便想出法子,直接捐助了刘法四十万贯的巨款,此外还主动提出负责刘法在襄州采买军粮之事,代价就是两家的婚事。

     襄州是北宋的鱼米之乡,筹备粮草十分方便。

     而宁家虽然没有功名,但毕竟也是襄州有数的豪族,宁策虽然才能平庸,但长相颇为不俗,看上去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卖相着实不错。

     缺钱缺粮的刘法,犹豫再三后,同意了此事。

     而刘法的女儿柳妍儿,也没有对此事提出反对。

     这门亲事,就这么成了。

     至于柳妍儿为什么不姓刘,而是姓柳,关于这一点,宁策也听到一些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