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当然,再多吸引力也无法抵御紧接而来的惊吓。

    因为她发现自己一直靠在他手臂上睡觉,而他好像毫无意识一样看书。

    她像被电棍抽了一下,猛地坐起来,慢慢缩到毛毯里。

    他的脖子几乎没动一下,就偏了偏眼睛看看她,又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里那本安·兰德写的《源泉》上。

     都说安·兰德是资本家和上流社会最追捧的哲学文学家,没想到到夏承司身上竟然也一样适用。

    她想了想,点点头说:“她的书还真符合你的气质。

    ” “我对她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

    ”他平淡地接道,夹在两页纸间的手翻开了下一页,“这本书的主题是建筑设计,我对与我领域有关的东西都有兴趣。

    ” “我还以为你对文学有兴趣。

    ” 会这么说,是因为她在替他收拾东西时看见了他带在身上的几本书,分别是博尔赫斯的散文集,加缪的《局外人》以及村上春树的《1Q84》。

    恰好后两本书她也都有看过,夏承司会看这类书是完全出乎意料的事,因此她瞬间有了一种找到战友的感觉。

    可没想到,这样试探性地一问,他居然直到再次翻页,也一个字都没有回答。

     一般来说,男人不懂女人吃哪一套,所以恋爱吃亏。

    女人懂男人吃哪一套,但是控制不住要去纠缠对方,所以恋爱吃亏。

    因此,懂女人的男人、高情商的女人,是最难对付的人群。

    可是,像夏承司这样连看都看不出是否懂女人的男人,似乎更难对付。

    有时候她甚至会想,他会不会压根就不喜欢女人,所以才把所有女人都当成了化石? 不爽的感觉又一次涌来。

    可自己试图越级与上司聊天似乎也是很傻的事。

    可能是两个人坐得很近,所以给了她一种他们可以沟通的错觉。

    太傻了。

     有了这样与他对抗的念头,到下飞机后,她都没再和他说一个字。

     ********* 夜。

     英国伦敦。

     已经晚上九点了,夏季英国的天还是没有完全黑下来。

    一走出希斯罗机场,就看见停在外面的传统伦敦黑面包出租车和红色双层巴士,它们比国内的很多车都要大,却永远挤在英国狭窄的街道上,因而更加显眼突出。

    裴诗和夏承司上了前来接人的轿车,看着窗外的街景,再一次踏入这片土地的感觉依然那么不真实。

    在国内坐在车上,往窗外看到的都是大楼的底座,一定要探出头去,才能看完整个建筑。

    但是在欧洲,在车里随便怎么坐,都能一览全景。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感觉,欧洲人才总是自信满满,因为与他们的楼房相比,他们永远不会显得渺小。

     但是,哪怕经过资产阶